中環秘道開放兩周 又重設車閘<br>霸道 長實霸完到花旗霸

中環秘道開放兩周 又重設車閘
霸道 長實霸完到花旗霸

【本報訊】連接中環長江集團中心及花旗銀行大廈的地底通道,在開放不足半個月後再生變化。本報接獲多名駕駛人士投訴,指花旗銀行廣場管理處昨日於通道出口處設置車閘,並向每位途經通道的司機派發通知書,強調出口通道屬私人地方,只容許長江中心用戶及訪客使用,保安人員聲明今天起嚴格執行。地政總署了解情況後稱,昨日所有車輛仍可如常使用通道,沒有回應今天的新安排。駕駛人士憂慮霸佔公共空間情況故態復萌。 記者:蔡建豪 林社炳

被踢爆霸佔屬公共設施的地底通道長達9年後,長江集團中心已拆除原來置於通道內的車閘。
不過,花旗銀行昨於連接通道出口的停車場範圍,設下一道車閘,並派出職員知會途經通道的駕駛人士,停車場屬私人地方。由於車輛必須經過花旗銀行的地庫停車場,才能抵達花園道,職員昨日對使用通道的駕駛者,酌情讓他們通過。

的士司機指公器私用

的士司機文先生批評,長江集團中心被踢爆霸佔公共設施,事隔不到半個月,又輪到花旗銀行廣場管理處攔阻公眾使用設施。他昨途經隧道時被管理處職員截停,「佢(職員)同我講,隧道出口係(花旗)私人地方,只可以行埋今日(昨日)。」他質疑政府批准在兩個私人集團間的官地,興建一條隧道,是公器私用、官商勾結,「唔知佢哋玩乜,一時畀行,一時又唔畀行,……變相霸住條公家隧道。」
記者昨日駕車經過通道時,發現花旗銀行廣場管理處,在通道內豎立4面「祇限長江中心用戶及訪客通過」的告示牌。當被問到通道何時禁止的士及其他車輛使用,職員表示要等待上級指示。記者亦發現,長實原來放置在通道內的車閘已拆掉,但花旗置於通道出口的車閘,過往一直開放,昨日卻放下來阻截車輛,要得到職員批淮才可通過。
本報昨日曾向負責花旗銀行廣場管理工作的冠君產業信託,查詢有關今天禁止公眾使用通道的安排,但有關方面未作回應。
地政總署昨日曾跟進通道的最新情況,指昨日所有車輛仍可如常使用通道,現階段不會對事件作出評論。

花旗銀行廣場管理處在官地隧道內,設置告示板指隧道後(雙黃線後方)屬花旗銀行私人地方,只限長江中心用戶及訪客使用。
曾顯華攝

藍框所示即左圖所在位置。

地契列明非專用通道

事實上,行車通道是地契內清楚列明的「非專用車輛通道」,任何人均可使用通道,不屬發展項目業主或住客專有。使用通道人士必須經過屬於花旗的私人地段,才可抵達地面的廣場地段,若管理處今天落實禁止車輛進入,通道實際是名存實亡,也反映政府在審批圖則時未有顧及現實狀況。

特稿
設計荒謬審批圖則受質疑

一條容許公眾使用的地下行車通道,兩端出入口竟然屬於兩個私人物業的私家地方,有建築測量界業內人士質疑,早年興建該地下通道,是否為方便李嘉誠等長實高層出入,通道實際上是「不會開放予公眾使用的公共設施」,最後卻鬧出今天通道可能「有進無出」的鬧劇。

查證多時未覆

長江集團中心的地契列明,必須興建一條連接花園道的地下通道。據了解,長實未有因為提供地下通道這項公共設施,以換取更高的發展地積比率。至於最初提出建地下通道,究竟是政府或是長實的建議,本報早前曾向地政總署查詢,該署稱仍在查證中,未有回覆。
該地下通道的荒謬設計,令人質疑政府部門早年在審批圖則時把關不力,在未考慮公眾是否可切實享用公共設施下,隨意通過設計方案。
在公眾不知情下,地下通道過去多年,已儼如長江中心的私家路,有業內人士推測該通道根本純為方便長實高層出入。早前長江中心妥協重開通道,轉眼卻輪到另一邊的花旗銀行大廈發難,且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稍後如何給公眾一個滿意交代。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