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時裝節,全世界都有許多買家來出席,他們坐在模特兒的天橋下,不是來渡假,而是暗中視察今年巴黎有什麼新衣,然後回國模仿。
美國總統大選也一樣。英國的保守黨、工黨、自由黨都派出探子,去奧巴馬的演說會,混在民眾之中,觀察奧巴馬演說的神態,如何操控電子和網絡傳媒,爆出什麼樣的金句。
保守黨今年派出的探子,叫做莫浩德,在八十年代,莫浩德一度是外交部掌責香港事務的次官,那時他還不到四十歲,今年他奉領袖金馬倫之命來美國出席兩黨的集會,暗中偷師,看看奧巴馬到底何方神聖,有什麼本事,可以摧毀希拉莉龐大的選舉機器,攀升到白宮的大門口。
論演說的藝術,英國人一向看不起美國佬,他們認為英國下議院才是文藻流麗、詞章豐雋的口才殿堂。羅斯福的爐邊夜話,馬丁路德金的街頭疾呼,雖然很有感染力,但英國人以凱撒羅馬的後人自居,嫌美式的演說淺白有餘,缺乏雍容的貴氣。
但今日是網絡世代,民眾不再伏在客廳的收音機前聆聽邱吉爾的演講。英國人素有自知之明,世界的潮流改變了,他們表面不動聲色,自嘲兩句之後,暗中瞭解形勢,尋求改變。人家已經出了一個奧巴馬,奧巴馬擁有空前的民意票房,英國人在現實面前比較冷靜,保守黨派莫浩德橫渡大西洋探看了一會,認為奧巴馬有一些可以致命的缺點。
因為形勢大好,這位黑人小馬哥似乎有點衝昏頭腦,競選的後期,他越來越像教主,他的王者氣派流露得太早,眉梢眼角流露的意氣,把萬千擁躉漸當做對他俯伏感恩的信眾。
此一驕奢之態,令對手麥堅成為下風的對手,但強弱懸殊,下風的對手叫做Underdog──下風的那隻狗,可以贏取同情,聖經裏的大衞戰勝哥利亞,就是「下狗」反勝巨人的故事。英語文化中的Underdog,跟中文的「落水狗」不同,中國的落水狗一沉百踩,但Underdog是有機會的,只要上風的那個因勝生驕,驕而出錯。
英國人能壓抑情感,滿堂歡慶的時候,一般比美國人更能自持,敗選也不沮喪,英國文化崇尚中庸,美國人的心器畢竟淺一些。莫浩德的軍師寫下這段報告,上呈金馬倫,這是很深沉的研究謀略。美國大選,大西洋兩岸暗流洶湧,香港的政黨有沒有派人去美國窺探?瑞士搞鐘錶展,只懂派人去抄歐洲的設計,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