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有驚無險,平安舉行,殘奧會順利開幕,令身兼京奧領導小組組長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似乎王儲地位更加穩固,有關他將躋身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傳言也再度流傳。但是,習近平本月初在中央黨校秋季開學禮上的講話,顯然被忽略了,中共中央軍委領導職務傳承的慣例,顯然也被忽略了。
習近平9月1日在中央黨校的講話,官方迄今未公佈全文,很容易被視為例行的黨八股。但從習近平身份的變化、講稿的主調及一些嶄新的政治用語來看,講話透露的政治訊息、習近平的權力取向仍值得重視。
黨校講話透露權力取向
中央黨校是中共培訓現任及未來高幹的基地,也是中央重要智囊。中共最高層有不少政治取向,會選擇先在中央黨校披露。30年前轟動一時的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就是由中央黨校的《理論動態》挑起,最終導致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下台。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舉行之前,江澤民、胡錦濤也曾分別到中央黨校發表長篇報告,為大會定下基調,再發動全黨學習,以統一思想。
習近平第一次以校長身份在中央黨校發表報告是在今年3月1日,但他當時還未出任國家副主席,等於王儲地位還未得到全國人大確認。他今次的報告是在京奧閉幕之後,地位相對穩固,又在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時機敏感,講話份量自然不同。
提到五點啓示最應關注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以《改革開放30年黨的建設回顧與思考》為題,最應關注的是他提到的五點啓示,這應是他未來抓黨建的思路,也是他抓權的思路,其中最可圈可點的是「必須在實踐中形成堅強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新用語。
自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自封為偉大領袖後,他欽點的接班人華國鋒也自封為英明領袖,鄧小平則自封為第二代領導核心,又封江澤民為第三代領導核心,胡錦濤則迄今未正式加封領導核心。習近平似乎將放棄領袖、核心這類虛名和榮譽,他又將如何鞏固自己的實權和政治地位呢?
(解讀習近平報告 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