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8月份強積金整體再錄得2.7%跌幅,連續4個月錄得負回報,打工仔強積金進一步縮水。面對港股跌勢未止,很多讀者都關心是否需要重整自己的強積金投資組合?是否需要沽出股票基金,轉買債券基金?
答:強積金投資不應受短期市況波動影響,在衡量投資組合時,個人年齡及風險承受能力更重要。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若供款人已接近退休年齡,能夠承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低,故投資組合應盡量減少股票相關的資產,把股票基金轉換成低度風險的基金組合,如債券基金等,其風險較低的特性,能為供款人提供穩定的回報收入。
然而,若供款人年紀尚輕,則不應在目前重整其投資組合。他解釋,股市有周期性特質,若供款人打算轉換基金組合,應在高位時行動,避免貿然在低位換馬,影響長遠回報。
利用平均成本法優勢
以港股為例,其已較上年高位下跌近三分一,現時欲重整強積金內的投資組合,做法未必可取。相反,由於供款人與退休年齡仍有一段距離,應把握股市低迷的投資環境,趁低吸納,利用平均成本法投資股票基金,賺取長線回報。若供款人睇淡未來兩年股票基金表現,可把未來供款轉換到低風險的基金組合,不宜在低位把現有組合換馬。
他舉例說,00年強積金開始時,股票市場氣氛和現時情況相似,不少基金錄得負回報,但到04至05年經濟好轉,基金回報錄得正數之餘,部份基金回報數字更達6至7厘,反映利用平均成本法作長線投資的優勢。
積金信箱啓事
未必每位打工仔都會投資金股滙,但每位打工仔都要供強積金。在這條必須行經的投資路上,讀者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函(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積金天地版」)、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或傳真(23703886)到本版,我們會為你找專家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