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環球股市似乎展開了又一浪跌勢,就像傷口難以止血,隨時再次崩堤一樣,上周四晚上連偏強的美股亦大跌344點,港股自是不在話下。
港股上周五裂口低開,再度下挫,事隔一年,指數再次返回20000點樓下,投資者問撈得底未?士佳覺得大市仍然未夠恐慌,仍要等多次恐慌下跌才能見暫時底,不過筆者已開始逐步獲利。
執筆之時,美股期貨在上日急跌之後仍然未有反彈之象,到底美股仍是偏強,還是一樣要跟隨環球趨勢下跌。
早前士佳分注兩地,美股淡倉亦着手平倉,始終,美國處於環球風暴圈的核心,經濟及股市想必不振,但花旗國政商界一同救市,又配合大行出口術,看在大選年的份上,全世界的資金都流入美國,美股升、美元彈,是否能將美股托到大選?
港股大方向仍向淡
不過,資金大量從世界各地,尤其自亞洲區中流走,已經大大損害了各國股市,甚至達到經濟層面,經濟不外是人的集體行為,若股樓齊升,人人在賺錢,花費自然較疏爽,企業家賺到錢,投資態度亦較開放,這樣便成一良性循環。
反之,景氣不佳,財富效應消失,人們投資的慾望自然也會較低,向下趨勢形成了,人們樂觀變悲觀,也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才有經濟周期。
現在亞洲等地區股市樓市如同提款機,美金的急升,資金外流,已經對經濟造成一定損害,股市等較高流動性的投資工具,更不在話下。
市場上有些商品,在美滙指數三月份見底前後,已遭人拋售,如油價等則在其後分別見頂,現在黃金自美元反彈後,已跌22%,白銀回調40%,油價自高位回調26%,各國股市由市場憧憬美元靠穩,變成淪為提款機。
在五月份見頂後,南韓股市及港股均跌26%,內地A股更跌超過40%,同期美股卻只跌了15%,連同滙價因素,此消彼長,分野更大。可是資料顯示,美股是現時估值最高的地區之一,可見美元流入及大選效應的威力。
上述效應,可能帶動美股隨時反彈,但港股情況未太樂觀,總括而言,美元上升似乎短期為環球市場帶來了更大衝擊,若美股亦向淡,港股更難言好,還是要堅守向淡大方向,到再現恐慌,應才有見底反彈可能。士佳會開始逐步平倉,到時可能做好炒一轉短,但要記得,彈完都係要再散,到時別被升勢蒙蔽。
張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