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第二 - 李金銓(城市大學教授)

明州第二 - 李金銓(城市大學教授)

我在明尼蘇達度過二十多個年頭,那邊有很多北歐後裔,金髮俊男美女,待人接物客氣而靦腆,號稱「MinnesotaNice」。公共電台每週日有個廣播節目,叫PrairieHomeCompanion,名聲無遠弗屆,我到英國都有人問起。主持人GarrisonKeillor,《新聞周刊》讚為馬克吐溫以後最幽默的美國作家,他虛構一個所謂LakeWobegon的地方,每週在現場觀眾面前即席以磁性男低音編故事,調侃北歐後裔生活上的種種扭揑,令人捧腹。
今年暑假我到瑞典開會,油然覺得回到了「明州第二」。百年前一百五十萬瑞典人移民新大陸,就是在嚴寒的中北部落根的。幾年前的四月初我去過瑞典,屋外大雪紛飛,讓我聯想起明州的冰天雪地。我在明大教書時,瑞典學者冬季班來客座,我笑他只有北歐人會自投羅網。今夏斯德哥爾摩涼得需要一件薄夾克,晚上十點半天未黑,早上四點天已亮。可惜沒有坐火車到瑞典的北極探勝,不知道太陽二十四小時不下山是什麼模樣。

剛下飛機和斯城打照面,不禁嫌它鄉巴氣,有點反高潮。據說到過羅馬、布拉格和維也納,就不想再看教堂;到過巴黎,就不想再看皇宮;到過倫敦和巴黎,就不想再看博物館。我們的確沒有興致看博物館,但Vasa博物館展覽四百年前首航即遭沉沒的戰船,打撈起來保存得完好無缺,看得人目瞪口呆。瑞典的祖先是威京(Vikings)海盜,十二世紀才接受基督教文明教化。(明州足球隊號稱威京,球藝不算出色,但我在世界各地總會順便留意它的戰績。)在斯城住上幾天,終於領悟到這是輕鬆度假的好所在,遊客不像巴黎那麼熙攘,任性漫步盡情閒逛,欣賞藍天白雲,呼吸零污染的空氣。若再搭船出外海,遠觀近看星羅棋布的列島,才明白低調的瑞典人隱藏了這一串人間仙境的好山好水。
斯城街頭不是一片白,瑞典收容許多慘遭戰禍肆虐的有色人種。瑞典國際地位與其人口(八百萬)面積迥不相稱,因為它高擎着普世價值的旗幟:自由、平等、民主、和平,何況諾貝爾獎綻放人類文明的光芒。在市政廳與得獎人晚宴,國王和一千五百賓客都只享一肘之席。瑞典的福利社會證明人類可以走「第三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