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br>投資(二十四)投資房地產基金勝收租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
投資(二十四)投資房地產基金勝收租 - 李兆波

剛轉了工,考慮良久後離開了浸會大學一群可愛的面孔,到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任教會計與財務。這與我之前的工作分別不大,因為教的都是會計與財務。
酒店與旅遊業是香港的經濟命脈之一,酒店涉及房地產發展,而旅遊管理則關乎航空及運輸、主題公園等。投資者投資於一間公司前,如果能以較清晰的視野去看,風險自然較低。我轉換工作前也有做有關的風險管理及環境分析,多思考後才下決定。
說起房地產,談一談房地產基金(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又叫REIT),常常聽到的領匯(823)便是房地產基金。除了領匯外,市場上還有富豪產業信託(1881)、冠君產業信託(2778)、陽光房地產基金(435)等。與一般的基金不同,房地產基金主要投資房地產,領匯便投資於公共房屋的商場、街市及停車場,其收益會以股息派發予股東,情況有點像投資於物業所收取的租金。

投資額細股息高

根據證監會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房地產基金每年須將不少於其經審計年度除稅後,淨收入90%的金額,分派予單位持有人作為股息。因此股息高是房地產基金的賣點,與其買樓買舖收租,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於房地產基金,一方面投資額不大,另一方面可以分散風險,不會把畢生大部份資產投資於較單一的物業。

二三線物業賺錢能力低

那麼為甚麼房地產基金,在香港好像做不起呢?除了領匯外,其他都不成氣候。上市是公司融資的渠道之一,房地產基金也不例外。問題是基金內是甚麼?有些房地產基金內是一些二三線物業,賺錢能力有限。如果發展商把一些較頂級的商場,以房地產基金上市,投資價值會更好,但這類物業是不開放予大家,因為發展商也是投資者之一,希望有穩定的租金收入。
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也令房地產基金做不起,置業者只付三成首期,便可以小博大;房地產基金其實也可以,但又有多少投資者會借七成去買房地產基金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李兆波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