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亞洲貨幣升值周期未完 - 張敏華

投資名言:亞洲貨幣升值周期未完 - 張敏華

由於近期美元兌各主要貨幣顯著回升,加上市場對亞洲區經濟放緩及政局發展的憂慮增加,令區內貨幣近月升勢逆轉。季初至今,反映一籃子亞洲貨幣兌美元表現的彭博/摩根大通亞洲貨幣指數(ADXY)下跌約3%(下圖)。當中表現較差的是南韓圜,由於投資者大量拋售,韓圜兌美元於同期下跌接近9%。雖然近日亞洲貨幣顯著轉弱,但花旗分析員相信亞洲貨幣的升值周期仍未完結。

審視導致亞洲貨幣受壓的各項因素,以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性較大。事實上,根據花旗的研究資料顯示,在眾多已公佈第2季經濟增長數據(經季節性調整)的亞洲經濟體系當中,除了印尼及中國外,其餘地區的次季經濟增長均相對首季出現放緩,其中新加坡及香港更出現季度收縮的劣況,顯示了受累環球經濟放緩及油價高企,亞洲區經濟增長明顯減慢,從而拖累區內貨幣表現。
雖然亞洲貨幣的短期走勢或會較為波動,但由於種種不利因素有望於未來日子逐漸淡化,從而支撐亞洲貨幣重拾動力。原因在於近日油價及其他商品價格已從高位大幅滑落,將有助改善亞洲區的通脹前景。花旗分析員指出,亞洲區通脹有機會已於今年7月或8月份期間見頂,並預計明年通脹率會由今年的7.3%下跌至4.9%。在通脹有望降溫下,亞洲央行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機會已有所降低,有利亞洲經濟表現。
另外,現時市場對於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過於悲觀,花旗分析員相信,投資支出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着多項大型基建項目的落實,包括興建鐵路、災後重建及其他城市化等,未來投資支出將會維持較快增長,並抵銷部份因外圍經濟放慢對中國出口的負面打擊,預期今年中國仍可維持9.8%的穩健增長步伐。

亞洲債券基金具吸引力

因此,儘管在全球貿易及資金漸趨一體化的背景下,環球經濟放緩將令亞洲經濟難以獨善其身。不過,花旗分析員認為通脹前景改善,今年亞洲經濟按年增長仍達7.6%。與今年環球經濟增長可能只有3%比較,亞洲仍是帶動環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總括而言,通脹降溫雖令亞洲央行的加息空間收窄,不利區內貨幣的短期走勢,但預期相對較強的經濟表現,有機會支持亞洲貨幣在中長線兌各主要貨幣溫和升值。其中,花旗分析員相信經濟體系較為開放的地區,因受外圍經濟放緩影響較大,故貨幣表現有可能較為遜色。但對於中國及印尼等經濟體系較為內向的地區,短期表現將有機會相對穩定。
投資策略方面,受惠於亞洲貨幣仍存有升值空間,有利亞洲當地貨幣債券的投資前景。再者,現時環球投資市場仍屬波動,債券基金能有效分散投資組合風險及收取息率回報,因此對保守的投資者而言,亞洲債券基金具有一定吸引力。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