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確有點驚濤駭浪,除了周二恒指上升100多點之外,其餘各天均是往下沉,上周五更是一下子跌穿20000點的重大關口,雖然該水平並非主要支持區,但也是短期的心理關口,更令人失望的是收市恒指也不能重返該水平之上。
除了大市不濟之外,投資者更感不安的是個別一線股也輪流被質,繼思捷環球(330)之後,藍籌地產股也急速下滑,連筆者一直看好的中交建(1800)大型基建股也成為目標,股價於連續兩天最多急瀉逾兩成。
集團上半年面對經營成本上升,旗下兩間A股公司上半年業績顯示負債增加,對集團業績均有不利影響,多間證券行也不約而同將其評級調低,令股價即時受壓。筆者亦認同該集團於上半年面對經營成本壓力,但預期原材料價格逐步回落,毛利可望逐步擴闊。相反,負債水平會否突然飆升,則更值得關注(留意下周三公佈中期業績)。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料不會改變政府的基建計劃,而股價突然急瀉料與股值及大戶套現相關,大市下跌已令整體及不少股份股值已下調,一些估值相對偏高的股份便成為沽售對象,既然有基金大戶沽貨,其他基金或機構投資者也必爭先套現,希望盡早鎖定利潤或減少虧損,因此,優質股也照沽。
國壽恒生長線之選
面對如此環境,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便是那一隻股份將成為基金「洗倉」的對象,以及應否撈底。第二個問題應較第一個問題容易回答。事實上,筆者亦無法確知是否會有下一隻被洗倉的股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整體大市仍在尋底,一些強勢股仍有可能成為套現對象(不一定是洗倉式下跌),要撈底應相當審慎及嚴格篩選。
基於這個大原則,進取者仍可考慮將中國人壽(2628)、中海油(883)、恒生銀行(011)、長實(001)、新地(016)及內地銀行股趁高位沽貨,以低位再買入中國人壽及恒生銀行,這兩隻股份仍屬長線投資之選,審慎投資者則可按兵不動,靜待大市完成調整。
撈底股份則應先考慮公司本身的業務前景是否已轉差,若是如此,投資者不宜貪平入市,例如原材料股、出口股及航運股。至於中交建的投資策略,股價現水平屬合理,現價並非跟沽的時候,可長線持有。但筆者亦不建議急於增持,相反,可考慮候10元以下分散投資於中鐵建(1186)。
熊麗萍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目前持有中交建(1800)及中鐵建(1186)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