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剛發表的《褐皮書》,點出了困擾美國經濟的四大因素持續,包括消費者支出疲弱、樓市乏起色、價格壓力增加,以及勞工市場呆滯,但同時亦增添了一大隱憂,就是支持美國次季經濟強勁增長的出口,未必可以維持。
根據經合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報告,美英歐日四大經濟體系中,美國是唯一增長預測獲調高的國家,經濟前景最悲觀的則是英國。在這個時候出這一份報告,對美元強勢是火上添油,對英鎊弱勢則是落井下石,再配合英國財相戴理德接受英國傳媒訪問時所吐的一番真言,指英國經濟處於近60年最差的境況,英鎊又如何不被一沉百踩?英鎊跌至1.75美元,創29個月新低,兌一籃子貨幣亦一再改寫12年新低,其表現正正反映「升得高時跌得重」的特性。
英鎊於6月底尚處接近2算時,筆者已指英國經濟隱憂大,鎊滙高處不勝寒,上升空間有限,建議在1.9860沽英鎊,其後更在1.9925成功開倉,結果卻是遇上英鎊最後一升,再度突破2算,令筆者的沽盤遭止蝕。短短兩個月英鎊已像塌山泥般急跌2000多點,可見在滙市看中方向亦要有運氣配合!坦白說,即使當時沒有止蝕,能否食盡整個跌浪,是一大疑問,但這是入市買賣的技巧問題。
信貸惡化美元不樂觀
英鎊跌至此水平,仍有不少英鎊淡友繼續看淡,不少美元淡友更已看風轉舵,但英美經濟差距真是如此大?事實上,美國亦存在不少隱憂,例如樓市續跌令信貸危機惡化,並蔓延至其他環節如信用卡及商廈按揭,美元真有扶搖直上之能耐?
所謂「物極必反」,我認為英鎊已跌過龍,低於1.75美元的英鎊頗值得博反彈,目標先看1.7850,破則可看1.80。以較重要短線支持位1.7350為指標,止蝕位放在1.7280。不過記緊逆勢入市只宜小注,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