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次按陰霾籠罩,導致商業銀行不斷撲水,浪潮或蔓延至中央銀行。《紐約時報》引述三名消息人士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有32億美元(約250億港元)資本金需要補充,正與財政部協商獲取資金的形式。相關政府機構並無作出評論。
所持兩房及美公債貶值
該報道稱,過去7年人行買入美國公債及兩房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總值約1萬億美元。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估計,其中約3400億美元是兩房債券,隨着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以及美國次按危機爆發,該筆投資已大縮水,因此人行急需補充資本金,正與財政部商討對策。為與央行共度時艱,財政部最有可能將其他中國政府機構持有的債券注入人行,以補充資本金。
專家指出,此舉會令中國減低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速度;另一方面,接受來自財政部的資本金,則會削弱人行的獨立性。
外電引述渣打中國研究主管王志浩表示,央行任何資金需求都可透過財政部注資解決,但人行應該不存在資金問題,過去5年大部份時間美國公債利率較高,令人行獲利。他說,人行不是商業機構,不用受資產負債表的規則限制,關鍵在於外界對人行償付能力的信任,現在沒有人覺得人行無力償付或不打算償付。
近期人民幣兌每美元滙價窄幅上落,即期滙價昨收6.8422,較前日下跌57點子。交易員表示,人民幣圍繞6.84窄幅整固,預期下周人民幣滙價仍繼續震盪。人民幣一年期不交收遠期合約昨收6.7800,跌100點子;截至周三,不足兩個月跌幅近6%,反映人民幣持續走弱,觸發投資者逐漸平倉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