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滬綜指昨日跟隨外圍急挫,收市雖然險守2200點關口,但已跌穿2245點,即01年6月上一輪的牛市頂位。中證監昨收市後終於出手救市,針對不問價掟貨、困擾大市的「大小非解禁股」問題,即日起准許有關上市公司的股東申請發行可換股債券(ExchangeableBond,EB)紓解財困,冀暫緩「大非」的減持,換取A股喘息的空間。 記者:羅嘉銘
值得注意是,中證監是次行動,主要針對優質企業的「大非」(佔總股本5%至10%)限售股解禁而設。
准大非發換股債券
當局規定,申請發EB的企業,須為符合《公司法》、《證券法》規定的股份或責任有限公司,最近一期末淨資產不少於3億元(人民幣.下同),過去三年度年均實現利潤不少於該公司債券一年利息;只要將預備交換的股票設定質押擔保,發債規模可高達股票市值70%;發債年期最少1年,最長5年;換股價雖是與保薦人進行市場詢價而定,但不得低於EB到期日一個月內平均股價90%。至於與EB掛鈎的股份,其最低一期末淨資產,亦不得低於15億元。
毋須賣股衝擊市場
中證監發言人表示,現時引入EB機制,不會擴大公司總股本,亦不會攤薄每股盈利,但對A股卻有好處,最重要是股東不用再拋售股份,避免直接衝擊二級市場。
發言人又指出,措施可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相信證券投資基金、保險基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及企業年金等吸納。
06年6月起,內地開始有「大小非」解禁。截至今年6月底,已解禁的「大小非」達843億股,僅佔總限售股份18.43%。中證監4月推出「大宗買賣交易平台機制」,又計劃推出「二次發售機制」,但未能挽回股民信心。
滬綜指昨早跟隨美股急挫,不足半小時即跌穿2245點,午市末段低見2199點,全日收2202,急挫74點或3.29%。深綜指亦低收608點,跌23點或3.74%。滬深兩市成交額微升8%至413.86億元。滬市回到7年前水平,除了憂慮外圍經濟進一步打擊中國出口業,本土政策亦自打嘴巴,滬深交易所將部份新股禁售期,由3年縮減至1年,令短期沽壓增加。
昨日滬深逾90%股份報跌,重災區為金融股及資源股。另《上海證券報》指出,7月上海商品住宅新房成交價按月跌24%,創3年最大跌幅,內房股全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