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場」之重要 - 李碧華

「不欺場」之重要 - 李碧華

但凡表演事業,向公眾開放,你不知道看到的是誰。聰明努力的藝人,明白「不欺場」之重要──即使時間地點不太好,收視率偏低,自己身體不適,風雨意外影響上座,即使只得一個觀眾,也盡力完成做到最好,這是專業精神。
觀者可能是街外「對」的人「對」的緣份,便屬「機會」,無法預知日後有何發展,說不定那欣賞和推介者,改寫你的故事。此外,做得差,上司剛巧得見便心裏有數。且眾目睽睽,當然是水平不高準備不足講多錯多,才被勁彈。總不能開脫因為節目多人看才容易捱轟──不不不,只是自己力有不逮,做得不好。
曾有負面新聞不絕的主持,被飛出奧運黃金檔,很不開心。但見她在劇集中演配角,演技生硬,不管唸什麼對白,脖子不動嘴唇微動,平板得像個機械人。某個下午偶開電視,她在訪問台灣新晉歌手,普通話已不靈光,那歌手發言中途忽地打個嗝,有點尷尬,身為主持不但沒有執生化解,竟失控地掩嘴,後來還大笑,搞到對方忘了該如何接腔……偶然看到的片段,沒有針對性。開始明白為什麼傳媒勸之專心「炒股」算了。
有時也是際遇,某導演選角,隨便一瞄電視,咦,這個配角站在旁邊也交足戲?不欺場,下回就起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