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與天真 - 塵翎

世故與天真 - 塵翎

久不久會有人轉寄一些勵志電郵來,內容都是某某名人的成功心得,這些郵件在網絡世界不斷流傳,人們看完後還會轉寄給朋友分享,大多是覺得內文有點道理有點用處。
看了大堆心得,比較深刻印象是蘋果電腦的SteveJobs和微軟的BillGates這類白手興家、一手推動劃時代改變的行業先鋒,他們常受邀請到大學裏跟新生講述做人做事理念(雖然他們有的連一個學位也沒有)。很容易可以把他們的話歸納:要理解世事,需要的是世故,但要改革、創新,帶來改變,需要的是天真。
天真就是一種漠視世故的本能,明知種種規範與世俗而不受籠絡。可以了解現實,但不輕易被說服。最初必會惹來異樣目光或給嘲笑,天真便是不以自己的想法為恥,直直做去。改變就是從這些想法這些人而來。
有趣的是,等到他們成了某種典範,原來的天真就給解讀成洞見與創新的勇氣。原來取笑他們的人,只好乖乖跟着他們的步伐走。但這些人,不管經歷了多少風浪還是有辦法保留天真,相信仍有革新的空間。
判別一個社會的朝氣程度,也可以看它的天真成份有多少,是否勇於求新求變。有些社會給人暮氣悶氣之感,就是城裏人太世故了,自覺知道規範的存在,又把這些規範拿來規範別人,當人家提出質疑就取笑人家幼稚(實是天真)。社會是不會因這些人而改變的。所以,聽講座讀勵志電郵的大多數,仍是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