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就是立法會選舉的日子。雖然參選的候選人比上屆多,但選舉的氣氛卻平淡得多,市民對選舉的關注暫時也比以前遜色,令人擔心今屆的投票率及投票人數會較○四年的選舉倒退。
是的,七一效應到現在已幾乎完全消退,引發大量民怨民憤的前特首董建華及他的政府也成為歷史,市民參與政治活動包括選舉的熱情降低是很自然的事。問題是接任的特首曾蔭權先生及他的政府在施政上並沒有甚麼明顯的改善,反而經常擺出一副「我辦事、你聽話」的專橫態度。若果市民不在星期天好好運用手上的一票選出制衡這個政府的代表,未來四年我們將會面對一個嘴臉更專橫傲慢、態度更自以為是的政府。
過去一年多的經驗顯示,曾特首及他的第三屆政府儘管不斷標榜強政勵治,但所謂強政只是強迫市民接受他的政策,只是強迫市民接受他親疏有別的管治理念而已,實際上政府施政的效率是沒有多少改善,反而一再出現不按既定程序辦事、無規無矩的做法。
最典型例子就是委任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事件。整個任命的過程固然黑箱作業、毫無章法與程序;一眾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質素及經驗也參差不齊,就像拉雜成軍一樣。結果,所謂擴大政治委任制度,加強問責制變成照顧「自己友」及建立「馬房」的方便之門,市民則只能「啞子食黃連」般被迫接受,沒有選擇的權利。若果星期天市民放棄投票的權利,放棄選擇權,讓建制派及親中政黨取得議會多數,類似的「霸王硬上弓」做法將會不斷重演。我們怎麼能放棄投票權和選擇權呢?
此外,梁展文事件、暫停外傭徵費的安排混亂同樣反映曾特首及他的政府在管治、管理上失了方寸、失了處事應有的原則與程序,把好事辦成壞事,把市民的關注視作等閒。像這樣的政府,怎能讓它在未來四年為所欲為呢?
踴躍投票當然不僅是為了選出監察政府的代表,也是要力爭更快更好的落實全面普選的目標。爭取二○一二年雙普選的機會無疑較前渺茫,但只要有一點希望,市民仍可以用選票清楚表達對民主、普選的堅持。若果只能按人大常委會定下的時間表在二○一七年進行特首普選,二○一二年的特首選舉及立法會選舉便成了過渡到普選的重要一步;要確保這一步不會走歪路,要確保不會出現新的障礙,便需要有更多對民主、普選有承擔的人成為立法會議員,監察整個過程,為市民爭取最好的安排。星期天的選舉就是決定有多少真正堅持民主政制的人進入立法會的重要選舉,市民怎能袖手旁觀,任由建制派、偽獨立候選人及親中政黨混水摸魚呢?
我們認為,未來四年是香港未來發展非常關鍵的四年,因為很多長遠改革、長遠政策包括醫療融資、退休保障、政制民主化、環境保育……等都將在這四年定案。市民若果不想特區政府為所欲為、自行其是;市民若果希望有可信的代表監察這些重大的改革、市民若果希望有權選擇香港未來變革的方向,星期天一定要踴躍投票,把真正支持民主及積極監察政府的議員選進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