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君/台北報導】台灣樓花買賣風氣盛行,地段愈精華,樓花愈多,不過由於樓花尚未完工,買賣糾紛也最多。港人購買樓花前,首要注意基地位置,有時接待中心並非實際基地,此外要注意台灣法規容許樓花完工後,建築面積允許1%誤差,買方與開發商不須補貼。
樓花在台灣稱為「預售屋」,泛舉未興建完成的不動產,從決定購買到不動產取得可能相隔1~3年的時間;在看不到完成品的情況下,台灣開發商常利用廣告物、接待中心及樣品屋營造未來情境。由於港人不熟台灣環境,首要注意基地位置,接待中心經常選擇在交通要道、地段明顯的地方,不一定就在基地上。
購買到交樓隔1~3年
信義房屋代銷協理何胤諭表示,無論是洋樓或是樓花買賣,都規定有不動產說明書來說明標示土地、注意事項、土地地號及產權面積等狀況,且依內政部規定,洋樓必須取得建造執照後才得以銷售,確定購買後下定或簽約,都要確定購買的產權標示如面積、樓層是否正確。
在簽約之前,合約書有7天的審閱期,消費者可以參考台灣內政部的預售屋買賣契約書範本,另有規範應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兩者可相對照。新聯陽廣告專案經理李東穎表示:「港人對合約書中最有疑問的地方在於面積找補的規定。」
因台灣房屋面積以地政機關登記完竣的面積為準,但在樓花銷售時的面積,與登記之建築面積難免有誤差,但根據台灣政府規定,房屋面積誤差在1%之內,買賣雙方互不找補(補貼),不足部分若超過1%,則不足部分賣方均應找補,買方只找補超過1~3%的部分為限,找補金額以平均單價計算,並於交屋時無息一次結清;面積誤差不足超過3%,買方可據以解除契約。
避免買到工業用地屋
永慶房屋契約部陳俊宏經理表示,在過戶前,還有不少時間可以考慮房屋登記在誰的名下,港人來台購屋,如以公司名義購屋,稅負較便宜,也可以利用樓花興建期間成立公司。
一般契約可有1次換約機會,如果想登記在配偶或直系親屬名下,通常可以免除手續費,其餘須負擔房屋總價0.1~0.3%的手續費,如果以投資為目的,可能在過戶前就獲利了結的打算,要特別注意換約的約定。
台灣買樓常見的糾紛有2次施工及購買到興建在乙種工業用地上卻作為住宅使用的個案。買家須注意有無2次施工約定,常見陽台、機電設備空間卻作為室內使用;或者,有任何的修改、要求等,不要口說為憑,一定要記載在合約上由開發商簽章。
經過1~3年的工程興建期後,開發商在申請使用執照期間通知買家與銀行對保,對保須本人親洽,使用執照申請約需1~2個月,申請到後過戶約20多天,再通知買家交屋。交屋時須繳付交屋款,買方務必逐項檢驗房屋設施,若有問題須當面提出,並要求開發商限期修復完成。
台灣買樓花付款分期說明
●下定買屋
付款項目:定金 金額(比例):20(約2%)
●付定金後7天內
付款項目:簽約金 金額(比例):50(約5%)
●樓花開工日
付款項目:開工款 金額(比例):30(約3%)
●1~3年,可分數期
付款項目:工程期款 金額(比例):150(約15%)
●過戶後
付款項目:按揭 金額(比例):700:(70%)
●交屋日
付款項目:交屋款 金額(比例):700(70%)
註:
1.以樓價1000萬元台幣為例,各階段付款比例仍可調整。
2.工程期款通常在地下室及各樓層底板完成時分期繳納,也有部分建商訴求工程期間零付款,在結構體完成時一起繳納。
單位:萬元台幣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在台灣買樓花注意事項
《下定金之前》
●注意建案是否已取得建造執照(簡稱建照)
●注意購買樓花土地地目是否正確,避免買到工業用地住宅
●確認基地位置,不一定在接待中心上
●確認定金單上的房屋面積、土地面積等資訊是否正確
《預售屋買賣合約》
●合約有7天的審閱期
●可參考台灣內政部預售屋(洋樓)買賣契約書範本 http://www.land.moi.gov.tw
●有任何格局須修改或更改建材等事項,均載明在合約中,並由建商簽名,千萬不要找銷售人員簽字
●一般約定有1次換約機會,須書面請建商同意,須負擔房屋總價0.1~0.3%的手續費,通常配偶、直系血親不須付費
《工程期》
●考慮住宅登記在誰的名下
●可考慮在台灣成立公司以節省稅負
《對保》
●須親自到台灣銀行辦理按揭手續
●港人買台灣樓按揭上限為128.5萬元,若有台灣公民擔任保人兼代理人,核貸較順利
《交屋》
●交屋時公用部分如泳池、健身房等設施可能尚未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