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化驗 超市部份紅酒含農藥<br>長期飲用或損肝腎 國產紅酒無發現

本報化驗 超市部份紅酒含農藥
長期飲用或損肝腎 國產紅酒無發現

【本報訊】中秋臨近,不少港人會在超市購買紅酒應節。本報在市面多間超市抽查六款較受歡迎的紅酒,委託化驗所檢驗,發現五個樣本含防止葡萄發霉的農藥,當中包括知名品牌。有學者表示,消費者長期飲用該等含農藥紅酒,有可能影響肝及腎功能,嚴重會增加患癌風險。
記者:白琳

本報日前在多間大型超市購買六支紅酒,並委託國際認可化驗所檢測300多種農藥。結果顯示,國產品牌長城干紅葡萄酒1999不含農藥,其餘五支均含農藥環酰菌胺(Fenhexamid)及被美國加州列為致癌物的異菌脲(Iprodione)。

未逾歐盟標準

惠康品牌FRENCHCELLAR旗下Merlot-CabernetSauvignon2006的環酰菌胺含量最高,達0.058ppm,其次為Gourmet有售的MOUTONCADET2005及澳洲著名品牌PenfoldsKOONUNGAHILLCabernetMerlot2006,前者的環酰菌胺及異菌脲含量達0.028ppm及0.021ppm,後者達0.008ppm及0.007ppm。百佳有售的南非品牌NAMAQUAShirazCabernetSauvignon2007及購自吉之島的CHATEAUPARADISCASSEUIL2005DOMAINESBARONSDEROTHSCHILD(LAFITE)也含有環酰菌胺。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出,環酰菌胺及異菌脲均屬抑制真菌繁殖的農藥,防止葡萄發霉。歐盟的釀酒葡萄標準,環酰菌胺及異菌脲的農藥殘餘上限不可超過5ppm及10ppm。雖然上述樣本沒有超出歐盟標準,但農民按足農藥使用指引,紅酒不應該有農藥殘餘。
林漢華續稱,雖然成年人每日飲用上述紅酒逾100公斤才超出安全上限,但環酰菌胺在實驗動物證實長期攝取可影響肝及腎功能,老鼠更可將農藥殘餘傳給胎兒。
異菌脲毒性更高,長遠可致肝、腎上腺及卵巢細胞變異,在雄性老鼠誘發睾丸癌,「係致癌嘅嘢應該盡量避免,最好少少都冇。」
惠康發言人回應稱,法例無要求標籤須註明農藥成份。吉之島表示,有關酒商提供的化驗報告沒列明含有環酰菌胺,產品及標籤均符合當地標準。
百佳指原產地對有關紅酒有嚴厲管制。南非農業部回覆百佳的信件中指出,過去八年曾測試當地9,000多款酒品,未曾發現有樣本含農藥環酰菌胺。
澳洲駐港總領事館表示,當地酒商已向政府承諾,確保葡萄園及酒莊把紅酒殘餘農藥的潛在風險減至最低。法國駐港總領事館則指出,上述結果並沒超出法國當局標準。

紅酒農藥含量檢驗結果

長城干紅Cabernet
Sauvignon1999
產地:中國
購買地點:惠康
農藥含量:未有發現

FRENCHCELLAR
Merlot-Cabernet
Sauvignon2006
產地:法國
購買地點:惠康
農藥含量:環酰菌胺0.058ppm

MOUTONCADET
2005
產地:法國
購買地點:Gourmet
農藥含量:環酰菌胺0.028ppm、異菌脲0.021ppm

Penfolds
KOONUNGAHILL
CabernetMerlot2006
產地:澳州
購買地點:Gourmet
農藥含量:環酰菌胺0.008ppm、異菌脲0.007ppm

NAMAQUA
ShirazCabernet
Sauvignon2007
產地:南非
購買地點:百佳
農藥含量:環酰菌胺0.008ppm

CHATEAUPARADIS
CASSEUIL2005
DOMAINESBARONSDEROTHSCHILD(LAFITE)
產地:法國
購買地點:吉之島
農藥含量:環酰菌胺0.007ppm

特稿
有機酒不代表安全

本報驗出大部份紅酒樣本含農藥,港人如何選擇?有紅酒專家指出,單憑味道難以分辨紅酒是否含有農藥,只好選購高檔次的果園較有保證,即使選擇有機酒也不代表不含農藥。

泥土殘留農藥

在公開大學任教品酒課程的協和洋酒董事鄧國傑表示,消費者難以憑味道辨別紅酒是否含農藥,但一般較低檔次的果園未必有足夠人手挑選釀酒葡萄,必須使用農藥確保葡萄品質而殘存農藥,較高檔次的紅酒含農藥風險較低。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出,即使標榜種植釀酒葡萄時不用農藥,泥土或水源也可能有農藥殘留。消費者也可參考紅酒來源地監管農藥的嚴謹程度,以及紅酒本身檔次來選購。歐盟農藥殘餘標準有較多科學數據支持,普遍獲全球認許。
鄧國傑補充說,酒的質素主要取決於葡萄質素,有機紅酒只標榜沒有使用農藥,並不是質量保證,「有機唔一定係靚酒,都可以用差嘅葡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