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病毒 再殺六歲女童

神秘病毒 再殺六歲女童

【本報訊】神秘病毒繼續侵襲學童,一名剛升讀小一的6歲女童,開學三日後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後死亡,暫未能確定死因,成為新學年首宗兒童因病死亡個案。女童就讀的筲箕灣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並沒有爆發傳染病,校方決定暫停下周的課餘活動。傳染病專科醫生指,一旦病菌已在學校擴散,兩星期內會相繼出現感染個案。
東區醫院發言人表示,該名6歲女童上月中曾到廣東,上月底回港。她9月1日晚出現發燒、喉嚨痛及嘔吐等症狀,翌日清晨到醫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情況穩定,經醫生診斷認為屬上呼吸道感染,女童獲處方藥物後出院回家休息。但9月3日下午,女童仍持續發燒,向私家醫生求診後再轉急症室。
發言人表示,女童送院途中曾在車上抽搐,到達醫院前已沒有呼吸和脈搏,經急救後昨晚8時43分證實不治,個案已交死因裁判官跟進。衞生防護中心經初步化驗,女童的鼻咽分泌樣本對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腸病毒均呈陰性反應,中心將繼續調查個案是否與傳染病有關,並已到訪女童就讀的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該校並沒爆發傳染病。

兩周內或再現個案

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女童主要症狀是肚痛及嘔吐,與早前數名小童分別出現心肌炎、腦炎或敗血情況不同,暫時未能斷定是否與傳染病有關,要經過解剖才能確定死因,未有迹象顯示正在爆發與兒童有關的傳染病。兒童監察安排自今年3月實施以來,已有八名兒童死亡,早前的七名兒童因不同的傳染病狀況致死。
對於開學數天即有學童死亡,他指現時已就每宗嚴重併發症個案,即時通報學校及進行調查,但一向開學後第二、三周傳染病才會慢慢出現,故可能由本月中起會有較多傳染病個案出現。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很多病毒、細菌均可引致以上症狀,如腦膜炎雙球菌便可經呼吸道感染引致敗血病,侵襲腸臟等器官而引致肚痛等。他指,若病菌已在學校擴散,兩星期內會相繼出現感染個案,提醒學校及家長留意學童情況,如出現症狀應盡快求醫。

校方暫停課餘活動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學務總監許俊炎昨表示,早上收到基灣校長何詠文報告該女童死訊;女童本周一開學日曾回校上課,翌日開始請病假,到前晚突然不治。教會昨已派心理學家到學校輔導受影響師生。
學校一名小一學生家長坦言,對事件感到驚慌。她說,昨收到家長信及保母車司機緊張來電,學校卻未有透露詳情。另家長認為,學校應該停課消毒,以避免有學生受感染。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昨已派員與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到學校巡視,指導學校加強消毒,校方已決定暫停下星期的課餘活動。

今年發燒猝死兒童個案

個案:2歲男童柯浩楊
死亡經過:2月26日出現流感病徵及腸胃炎,入住威院17小時後心肌炎猝死

個案:3歲女童何寶宜
死亡經過:3月1日入住屯門醫院,11小時後猝死;曾感染布里斯本型流感

個案:7歲男童羅浩明
死亡經過:3月8日到屯門醫院求診,10日腦死亡,11日腦炎死於急性壞死性腦病;曾感染甲型H3N2及H1N1布里斯本型流感病毒

個案:11歲男童何司聰
死亡經過:4月17日發燒入住威院,23日腦炎不治

個案:3歲巴基斯坦女童
死亡經過:8月8日流鼻水,10日因發燒、腹瀉及嘔吐入廣華醫院,11日下午2時因敗血症及多個器官衰竭死亡

個案:9歲女童范祖賢
死亡經過:8月10日發燒、嘔吐及便秘,12日晚上11時因昏迷入威院,3小時後心肌炎猝死

個案:7歲女童謝杏囗
死亡經過:8月1日發燒,8日因腦炎昏迷入威院,22日不治

個案:6歲女童
死亡經過:本月1日發燒、喉嚨痛及作嘔,2日曾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3日抽搐,晚上送院時已不治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上月四個案 無法找到病毒

【本報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已就上月四宗小童出現腦炎及敗血症等突然死亡的調查,向衞生防護中心提交報告。據悉,港大透過不同測試方法均無法找到病童的致病菌或病毒,但各名患者並無共同感染源頭,當局將會在短期內公佈報告。
本港上月共有四名兒童因感染出現嚴重併發症,其中三人病發後短時間內死亡,一名3歲男童正在康復。

個案患者無關連

港大微生物學系接手調查,抽取了其中兩名進入廣華醫院病童的樣本化驗,包括因敗血及多器官衰竭死亡的3歲巴基斯坦女童,以及出現腦炎及敗血症狀的3歲男童,並分析了分別因心肌炎及腦炎在威院死亡的兩名女童資料。
據了解,各人的化驗結果均驗不到導致出現嚴重併發症的病菌或病毒,原因可能與病童的病理組織無菌,或因病發時用了不少殺菌藥物搶救,導致無法找到病菌。但追查各人的資料後證實,四宗個案患者並無關連,也沒有共同感染源頭,四人非感染單一致病源。
衞生防護中心會再聯絡曾治療四名患者的每一位醫生,整理資料後會就化驗、臨床及測試結果、流行病學追蹤及與過去發生同類個案的數字比較等方面,向公眾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