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近九旬老太太入稟向長子追討170萬元,事件纏訟兩年,母子昨在高等法院對簿公堂。法官任懿君眼見母子因一點誤會和「條氣唔順」而鬧上法庭,在審訊前用了約半小時勸雙方尋求雙贏方法解決。法官還引用《禮記》中的「骨肉之親無絕也」,提醒他們血濃於水,無謂因官司令母子感情支離破碎。母子在庭內聽得感動流涕,不消一小時便庭外和解。 記者:黃幗慧
原告是87歲的老太太涂佩璩,其丈夫已離世,留下多項物業給她和八名子女,本案被告是年約60歲的長子伍國標。伍老太在兩年前入稟控告長子,向他追討約170萬元。案件原定昨日以英文審訊,但法官任懿君甫開庭便建議用中文審訊,以便引用中國社會的道理勸服母子和解。
引用《禮記》與《聖經》
法官先引用《禮記》中的「骨肉之親無絕也」,寄語骨肉之情是一生一世不會斷絕,故應珍惜。法官指昨天的案件只是家人間爭拗的第一集,及後還有涉及家族物業的官司,事件將會無了期發展。當雙方證人開始作供,便會產生負面感情,踏出法庭門口,家人關係便會變得支離破碎,又形容現時情況有如「屋企地震」。法律外還有情,法官說雙方都受過教育,何不利用智慧,以雙贏方法解決問題。
法官表示,明白母子並非為錢,只是「條氣唔順」,但法律不能令雙方「條氣順」。法官又指,奧運比賽金牌後還有銀牌,但打官司只會「唔係贏,就係輸」;他建議雙方了解彼此的誤會,指金庸小說如《天龍八部》和《連城訣》中,人物間也常有誤會,現實生活中亦常處於此困局。
他又引用《聖經》箴言第15章17節的經文指,「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法官寄語家人以和氣方法處理先人留下的物業,否則得到物業也會「背脊骨落」。
法官對結果感到欣慰
伍老太聽到法官的忠言後感動得淚流滿面,坐在法庭另一邊的兒子亦不停點頭。
其後,雙方律師在庭外商討不夠一小時,最終達致和解。
法官知道雙方和解後感到欣慰,再苦口婆心指有很多人未必能幸運地獲先人留下物業,但一樣活得快樂。伍家的人有幸得到遺產,應用調解方法,解決餘下未了結的官司,讓伍老先生泉下感到安慰。
案件編號:HCA2551/06
話你知:曾審龔如心爭產案
主審本案的高等法院法官任懿君是一名虔誠基督徒,撰寫判詞時常引用《聖經》經文,他在審理龔如心與其家翁王廷歆的爭產案時,亦曾引用「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對雙方的恩怨情仇表達慨嘆。任懿君在原審時判龔如心敗訴,龔上訴至終審法院反敗為勝。
任懿君1975年在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私人執業12年後獲委任為區域法院法官,之後擢升為高院法官。他寫判詞時常引經據典,除《聖經》和《禮記》外,亦曾引用莎士比亞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