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貨幣受壓及美元強勢下,人民幣升值預期進一步轉弱,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昨低至6.85水平,較外滙交易中心現貨收盤價6.8434,僅折讓66點子,顯示市場預測未來12個月,人民幣升值只得1%幅度,創滙改以來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最低位,1至2個月的不交收遠期滙價,更出現貶值情況。
人民幣昨日開市中間價及收市價,均較前日回落,開市跌39點子至6.8398,收報6.8434,較前日回落37點子,港滙則變化不大。
恒生銀行(011)財資市場主管黃偉鴻表示,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近期持續回軟,1年不交收遠期價昨跌至6.85,折算計即未來12個月人民幣僅升值約1%,是滙改以來最低的1年不交收遠期滙價水平,6個月計亦只升值0.8%,1、2個月不交收遠期合約更出現溢價情況,即人民幣將會貶值。
鑑於美元反彈及泰銖韓圜等亞洲貨幣,因政變或本身滙率受到衝擊而受壓,他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現貨及遠期價均持續偏軟。
須破單邊升值預期
另一財資界人士指,約兩個月前京奧舉辦前,市場已預期人民幣升值放緩,但當時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價,仍錄得約2.5%至3%升值幅度;但隨着內地出口減慢及熱錢流入降溫,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亦持續滑落。
外電引述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講話表示,當前迫切需要對人民幣滙率政策進行研究,打破滙率持續單邊升值的預期。他指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升值預期卻沒有減弱,因此要從源頭上加強外滙管理,減少熱錢流入創造的過剩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