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領袖華國鋒病逝。一個很平庸的人物,在刀光劍影的宮廷中莫名其妙地做了一陣偶然的英雄。
中國的政治,這是一條規律。打江山的是一代梟雄,老來要選繼承者,在他名下,有許多精明的人選,他本來選了一個,但後來這個人不是顯露了一點雄才偉略,被視為是「威脅」,就是被旁人打了小報告,最終半途中箭下馬。
梟雄越老越孤獨,無人可用,最後必然是挑一個最「老實」的。他誤以為「老實」等同忠厚,可以托孤寄業,但忠厚其實是平庸的同義詞,這個接班人只是過渡的小人物,最後由另一個冒起的風雲人物清場。
前蘇聯的史達林死後,繼任的是平庸的馬林可夫。台灣的蔣經國,晚年選繼承人,左挑右選,最後也選中貌似忠厚的李登輝。梟雄領袖越到晚年越多疑,許多有本事的人,他不信任這個,也猜忌那個,最終不自覺地實行了一套逆向淘汰制,聰明的人,他認定是奸險;平庸的人,他覺得忠厚,結果權力落到一個最窩囊的人身上,讓人看儍了眼。
中國的家族政治,一代比一代不行──嘉慶皇帝選了老實的道光,道光皇帝又選了心地好的咸豐──這些所謂好人,其實都是想像力貧乏、無從開拓的庸才,只知道把眼前一份產業死死抱住,但他是老闆最放心的人物。
在辦公室裏,有多少華國鋒型的所謂老闆?毛澤東被林彪嚇怕了,又嫉妒周恩來,最終只會是這個姓華的,當董事局分成三兩派,鬥來鬥去,只有這個最平凡的人才為各派所接受。能為各派接受的人,一定不是第一流的幹才,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沒有本事,在各派之間燒香遊走。有的旁觀者會猜測,不顯山不露水,這個人深藏不露,一定有他一套的,但更大的或然率,是這個人根本沒有他的一套,他只是一堆泡沫。
貌似忠厚的人,在中國式的辦公室政治裏,十居其九是華國鋒型,絕少是李登輝,他覲見老皇帝那副恭敬,不是演戲,而是真心的。老闆老了,挑來選去,最終他只能相中華國鋒這樣的人,權力抓在手上太久,人老之後就會保守而多心,人才都在時間的流水中沖掉。
這是中國政治的一個基因。下面的中國人,像買獎券,多半得到的是華國鋒這類廢票,偶爾開一次李登輝這樣的頭彩,但傳統的儒家思想,又令中國人厭惡王莽型的人物,說他偽詐而篡漢,那麼中國的老闆,到底要什麼樣的繼承人?還有外戚宦官一大堆,真正是一堆mess。華國鋒這種人,太熟口熟面了,在人海中隨便一撈,就是一大把,走了一個,不是中國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