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體育全盛期 - 李怡

香港體育全盛期 - 李怡

國家金牌選手訪港,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中國在這次奧運共獲一百面獎牌,而香港就一面獎牌都拿不到。中國是金牌大國,而香港就是一個無牌的中國特別行政區。
五十年前,情況並不是這樣。那時香港體育運動領先海峽兩岸。有香港「三條煙」在內的足球主力隊員,曾代表台灣的中華民國出賽,打贏所有亞洲隊伍,香港被稱為亞洲足球王國。日本、韓國那時足球尚未興起,根本不是香港的對手。
一九五○年,我進香島中學讀初中二,那時的體育教師吳宣昭、陳兆祿,是甲級組籃球冠軍南華隊的名將。半年後,吳宣昭失蹤了。後來聽到消息說他已到內地參加籃球隊。但因處中英關係對立時代,他的回歸也保密。
我讀高中時,同班同學有一高逾五呎十吋的女生楊潔,她是明星夏夢的妹妹。籃球打得極好。五二年香島女子校隊參加全港女子籃球甲組公開賽,獲冠軍。這一年,她也失蹤了。其後知道,她北上參加了國家籃球隊,大約是最早的籃球國手。在當時,這也要保密。
對中國體育運動最有貢獻的,是香港的乒乓三傑;傅其芳、姜永寧、容國團。
傅其芳生於1923年,49年來香港,多次代表香港出賽,曾擊敗來港比賽的世界冠軍李奇和伯格曼,以直拍快攻打法見稱。姜永寧生於1927年,曾當童工,1952年獲香港乒乓球單打冠軍,以獨特的直拍削球打法著名。1952年,傅其芳與姜永寧在賀龍邀請下回內地。姜永寧於1952年獲全國單打冠軍,傅其芳於1954年在布達佩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獲單打冠軍。容國團1937年生於香港,1958年北上加入國家隊,先奪全國冠軍,後在1959年世界錦標賽首奪男單冠軍。這三人在文革期間相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