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不動聲色除古樹

康文署不動聲色除古樹

【本報訊】赤柱大街刺桐殺人事件發生前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派人移除了兩株古樹名木冊內的大樹,不動聲色。有環保組織批評,康文署管理大樹的態度曖昧神秘,透明度低,以至公眾無法監察。康文署回應指,兩棵樹均是因為被颱風吹倒而移除。

疑整花槽影響樹木

位於中環遮打花園的一棵蝦仔花,並未因為是康文署古樹名木冊內的一員,而得以茁壯成長,反而最近突然被移走,屍骨無存。長春社保育經理蘇國賢指出,該會監察該樹多時,一直追問康文署有關保育狀況,未獲回覆,現在蝦仔花失蹤了,署方連一句交代也欠奉:「我哋覺得有未受尊重嘅感覺。」
這株蝦仔花死了,名字卻仍然留在古樹名木冊內。
另外,在維園,一棵柳葉桉最近也不見了。蘇國賢說,該樹去年起已健康惡化,疑是管理人員整理花槽之過。
康文署同樣沒有理會長春社的跟進,直至上月颱風鸚鵡襲港之後,柳葉桉被連根拔起,留下一個大洞,當局同樣沒有公佈。
蘇國賢說,康文署從來沒有公開保育古樹名木的資料,即使是政府委託的樹木專家小組成員,要求署方提供檢查樹木報告,也不得要領。長春社昨日發表公開信,促請政府增加樹木保育透明度,讓公眾有效監察政府的護樹工作。
康文署稱,兩棵古樹都是在最近颱風襲港期間,被颱風吹倒,不能復原,因此把兩棵樹移除。由於署方須先集中資源檢查古樹名木冊內的大樹,以保障公眾安全,古樹名木冊內的資料,稍後才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