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製腰圍軟尺監察胖童<br>有助評估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特製腰圍軟尺監察胖童
有助評估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本報訊】肥仔肥妹雖然可愛,但一身肥肉卻會損害健康。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調查發現,本港有一成半兒童屬於肥胖,較15年前上升5%,肥胖一族患上睡眠窒息症、糖尿病、脂肪肝及代謝綜合症等風險大增;該院為監察兒童肥胖情況,訂下量度兒童腰圍標準,並製成測量軟尺,方便家長及教師找出肥胖症高危族。 記者:張嘉雯

中大醫學院在2005至2006年,在全港中學收集了14,842名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腰圍和體重等數據,結果發現約15%兒童過重,較1993年上升5%。該院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指出,肥胖的兒童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包括睡眠窒息症、糖尿病、脂肪肝、代謝綜合症等。

適用於華裔童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宋銀子表示,成年人常用的體重指標(BMI)不適用於兒童,因為兒童體重指標會隨年齡不斷改變,要得知兒童是否肥胖,必須每次查看圖表,並不容易。
宋銀子解釋,由於肥胖症與內腹脂肪的多寡有密切關係,故量度腰圍有助評估兒童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該系於是利用上述研究數據,訂下兒童標準腰圍指標,6至18歲女童及少女的腰圍應在61.5至75.4厘米之間,男童及少年腰圍則應在67.3至86.3厘米之內,「呢個係全球首個中國兒童腰圍標準,相信係適用於所有華裔小朋友。」
研究人員進一步設計出量度兒童腰圍的軟尺,尺上正反兩面分別印有不同年齡男女童的腰圍指標,稍後會將軟尺提供予全港中小學及兒科醫生;家長也可以到中大購買,每套12元(查詢電話:26097886)。
中一學生羅同學今年11歲,身高139.5厘米,體重39公斤,每日準時吃早餐,有充足睡眠,腰圍只有66厘米,完全符合標準;他表示,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是每晚帶小狗跑步半小時,「零食我唔係好鍾意食,平時食三餐都會多食菜。」

兒童腰圍臨界值

‧年齡:6 男童:67.3厘米(26.49吋) 女童:61.5厘米(24.21吋)
‧年齡:7 男童:69.1厘米(27.20吋) 女童:63.1厘米(24.84吋)
‧年齡:8 男童:70.9厘米(27.91吋) 女童:64.8厘米(25.51吋)
‧年齡:9 男童:72.8厘米(28.66吋) 女童:66.6厘米(26.22吋)
‧年齡:10 男童:74.9厘米(29.48吋) 女童:68.4厘米(26.92吋)
‧年齡:11 男童:76.7厘米(30.19吋) 女童:70.1厘米(27.59吋)
‧年齡:12 男童:78.3厘米(30.82吋) 女童:71.7厘米(28.22吋)
註:超越臨界值,即表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資料來源:中文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