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吃東西,每次看到紙筒上寫着「一次性筷子」就發笑,看起來像一次的「性筷子」嘛。
這種性筷子在其他中文語系國家叫為「即用即棄」筷子,由日本人開始用起,叫為「割箸Waribashi」。
說是一個最環保的國家,其實日本人最不環保,看他們的包裝紙就知道。據日本森林業務機關的統計,日本人每年浪費在即用即棄筷子上有二百五十億雙,如果把一根筷子和另一根結連起來,就可以環繞地球二百五十次了。
用那麼多筷子,不是把日本的樹林都斬光了嗎?不,不。他們用錢來買,九十巴仙以上的筷子是從中國輸入的。
很貴嗎?也不是,在食材店裏看價格,五千雙筷子,也不過賣四千二百円,合三百塊港幣左右。
日本的環保份子也覺得不該,最近發起了「我的筷子MyHashi」運動,鼓勵年輕人上餐廳時用自己帶來的。商店裏更賣七種不同顏色的產品,讓OL們配自己的指甲油顏色吃飯,成為一種流行。
不過,用這種「我的筷子」的人還是極少數的,那麼為什麼不鼓勵食肆供應可以洗濯的木筷子呢?
「日本人愛亁淨,」店主說:「我們也用過,但是客人看到了就不再來了,只好用回割箸。」
經濟一起飛,連韓國人也不肯用可以洗的。韓國木頭最缺乏,記得四十年前去旅行,政府有條法律對付餐廳,如果給官員發現店裏有一雙木筷,就要罰停業一天。當今,他們也向中國買即用即棄的了。
好在,人口那麼多的大陸,還沒有這個浪費木材的習慣。如果將來全國皆用,那裏有那麼多的樹木呢?當今大陸用的有六十七個巴仙是用蒙古的,又從俄國買回來。呀,大家都以為一有錢,做什麼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