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現場:現代姑婆革命

文化現場:現代姑婆革命

姑婆者,終身不嫁也。到今日更衍生「嫁唔出」的含意,所以女人最忌俾人叫老姑婆,但最近有班年輕人竟然仲大叫要「嫁入姑婆屋」,仲廣邀觀眾出席他們的housewarmingparty,到底葫蘆裏面賣甚麼藥?何不直搗話劇《嫁入姑婆屋》編劇現實中的家,睇吓何謂現代姑婆屋,革命從何而生!

記者︰黃家欣
攝影︰譚盈傑

結婚不是唯一出路

姑婆即自梳女,根據網上維基百科記載︰「自梳指女性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獨身終老,自梳後的女人被稱為自梳女,也稱媽姐或姑婆,死後稱淨女,是古代中國女性文化的一種。」古時自梳的儀式同結婚一樣複雜,而且是個終身承諾,絕非兒戲。咁現代姑婆又係甚麼一回事,《嫁》劇其中一個導演閃閃說︰「我哋並唔係要終生不嫁,亦都唔係叫人唔好結婚,一般父母和社會認為我哋要有個穩定將來,結婚生仔係必然的事,不過我哋就覺得結婚不是唯一出路。身邊有已婚朋友未必過得好,但單身的也多的是,沒有甚麼大不了。」編劇Rose補充︰「我哋覺得以前的姑婆係好革命性,因為當時社會的婚姻制度係牢不可破,而姑婆就係要反抗呢個觀念,脫離呢個制度。就好似我哋父母、家人總為將來有穩定的settlement,結婚、生仔、有車、有樓就係好,而我哋係想擺脫呢個思想,人生其實還有好多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比一個穩定的將來更重要。」呢種革命性,就是他們自覺與姑婆的共通點。

■才24歲的閃閃,拍拖中。原是英語話劇導師,也是《嫁》劇導演之一,稍後她還會到英國讀藝術碩士。

■劇中各人因遷入姑婆屋,令生命起了變化,最終各人卻因理想不同而離開「姑婆屋」。

真實版只有姑婆房

古時的姑婆其實幾悲劇,以為逃出了婚姻制度,卻原來是套上另一個枷鎖,姑婆被迫要脫離家庭,甚至死後父母、家人也不能為其安葬,所以她們就自己出錢起姑婆屋,住埋一齊互相照顧,解決生養死葬的問題。現代的姑婆屋則來得逍遙得多,閃閃回應道︰「我們的『姑婆』係好positive,而姑婆屋亦非一個永久的settlement,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中轉站。劇中一班朋友,就因為有共同目標,而決定一齊搬出來住,到後來在姑婆屋經歷一啲事,隨住年齡的長大,最後發現大家理想各有不同,結局就係大家離開姑婆屋,各自走向自己的理想。」咦,咁似曾相識,咁《六樓後座》嘅?《嫁》劇的姑婆屋是間位處於大澳的棚屋,隔涉的位置正好反映他們要脫離主流。回到現實,香港樓價高企,各人即使想脫離家庭自組姑婆屋也苦無資金,加上各人也要照顧父母,於是只好「屈就」家中,由姑婆屋縮水至姑婆房。其中一個演員Vance說︰「匿喺間房做自己嘢,放滿自己鍾意的東西,都可以係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原本要求到各人的姑婆屋探秘,可惜礙於各人的家人反對,最後只得編劇Rose的家向我們開放。原本想像姑婆屋應該好亂,Rose間房雖然好多嘢,但亦算井井有條,自稱是「似男人的女人」,房裏最多就係書和影碟,僅有幾隻公仔都係朋友送,而大熊人公仔則是暫放她家的《嫁》劇道具,其餘陳設的確幾man,「姑婆房」內除了實行高度自治之外,其實也與一般家居無異。

■Rose的姑婆房放滿她私人珍藏的DVD、書籍、漫畫,屋企人不能干預她房內的自由。

■姑婆房其實無乜特別,不過可以隨自己心意佈置,可以反映Rose自稱的「男人」性格。

■Rose將近期常看的漫畫、CD全放在床頭附近。

非獨身宣言

幾位「姑婆」聲稱並不抗拒婚姻,但無時無刻都要free,是否導致劇組大部份人均是單身的主因?各人都認為揀伴侶就一定要認同、了解他們的想法,而Rose就曾經因為理想放棄感情,「當時覺得時間唔夠用,又要追求事業同興趣,又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加上當時拍拖的priority放得唔高,覺得自己做唔到一個稱職的女朋友,所以便分手了。」當時因為追求自由、理想而選擇單身,但過咗一段時間,Rose這刻又想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因為𠵱家想將戀愛的priority放高點,遇到啱channel、夾的人,都想再拍拖。」大抵這就是與古時的最大不同,當時的姑婆要緊守貞節牌坊,稍有行為不檢都要浸豬籠,現代社會當然大不同。

Vance,27歲,單身。原本是慈善機構的項目幹事,完成《嫁》劇後會離港一段時間,她說不會不照顧父母,但有時也想脫離屋企一排。

Rose,28歲,單身,從事marketing工作。與Joe等幾個識於微時的朋友,經常說笑要買間姑婆屋搬出來住。

《嫁》劇演員阿Ling,年齡20+,單身,中學教師。她說︰「追尋理想不代表對家庭不負責,屋企主要靠我供養,經濟不算鬆裕,但我都會堅持做話劇。」

樂做男姑婆

現代老姑婆並非不婚主義,甚至乎連男人都要嫁入姑婆屋。劇中由五人組成的姑婆屋內,其中兩人就是男生,Joe是其一。到底男人老狗為乜要做姑婆?「我的角色阿信是個性格依賴的人,因為在家唔開心,便入住姑婆屋依賴一班朋友生活。」現實中經濟系畢業的Joe,外人都期望他應該找金融、保險的工作,「但我覺得可以有其他wayout,我𠵱家做空中服務員,好似無乜careerpath,人工亦唔多,我呢個moment唔想將自己定型,想做自己鍾意做的事。」屋企人有冇微言?「就算無咗我份3、4千蚊的家用,屋企都未至於無飯開,而且香港係唔會餓死人的﹗」此時大家一哄而上,「係呀,就算攞綜援都可以有理想。」已經辭了工,打算去外國生活一排的Vance說︰「其實我哋屋企唔係好有錢,都要取捨,畀家用之餘,再做自己的理想,可以話係一種『窮風流』。」這是叫少年不識愁滋味?他們這班有春青、有學歷、又有家人support,要「窮風流」也未免太謙虛,至於香港餓唔死人,睇嚟無綫都要再加把勁製作寫實點的《一百萬人的故事》。

■(左一)Joe飾演劇中一個男姑婆阿信,鍾意男仔但未曾拍過拖。

Joe,26歲,單身。剛從廣告界轉職空中服務員,目前很enjoy,未打算settledown,樂於做男姑婆。

《嫁入姑婆屋》

一班來自中文大學崇基劇社的畢業生,閒聊之下產生自組姑婆屋的念頭,決定將現實中未能實現的理想先搬上舞台。藉着「姑婆屋」講一班年輕人不甘人生只為一個平凡穩定的將來而努力,認為可以有更多的可能,而透過姑婆屋,各人由初時的懵懂迷惘,漸漸找到自己的目標,《嫁》劇開始前更有一個小型的housewarmingparty,劇組呼籲觀眾們帶備酒水前來﹗

日期︰9月6至7日
地點︰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時間︰8pm
票價︰$100(不設劃位)
查詢︰60142669(譚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