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頂頭鎚 - 左丁山

中國足球頂頭鎚 - 左丁山

戲劇C睇咗本欄寫「香港足球誌」,立即來電兼傳真,叫左丁山去葵青劇院睇香港話劇團嘅原創音樂劇《頂頭鎚》。戲劇C話:「此劇之創作靈感就係出自一九三六年香港大坑足球員代表中華民國出席柏林奧運。英國人許榮新(VincentHeywood)對此事有深入研究,與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聯絡,願意獻出資料作為編劇嘅原始材料,陳先生於是走去大坑村再搵資料,搵埋編舞名家楊雲濤,音樂創作人高世章及填詞人岑偉宗,將整個故事以音樂劇形式呈現舞台上,你快啲去睇!」
於是立即在網上翻查資料,原來《頂頭鎚》已於八月三十日開始在葵青劇院開波,至九月八日為止,共演出十一場,票價由一百二十元起至二百八十元,全日制、學生、長者(六十歲或以上)及傷殘人士可享半價優惠。
《頂頭鎚》的基本故事架構,好易了解啫,但李惠堂、孫錦順、譚江柏、李天生、包家平等球員如何在舞台上踢足球夾唱歌跳舞呢?要睇過呢齣《頂頭鎚》音樂劇先至知得到。
李惠堂等人參加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足球,不幸第一仗就對住當時有足球王國之稱嘅英國隊,以○比二敗陣,慘遭淘汰,回國回港後球員各散東西,次年碰上「七七」事變,之後八年抗戰,國共內戰,十三年內戰亂頻仍,中國內地足球自此一蹶不振。但一批國腳本是香港人,回港踢波直接刺激咗香港足球發展,於是孕育咗一批一九五○年代嘅星級球員如姚卓然、何祥友、莫振華、李育德(李惠堂之子)、劉儀、唐相等南華球員以及羅北、劉添、劉志霖、林錦棠、鄧森等巴士球星,每次南巴大戰,都轟動全港,一張大球場球票可炒換一件來路鴉路恤!此外還有傑志嘅朱永強、陳輝洪、朱榮華,星島嘅羅國泰,張金海(張子岱、張子慧父親),吳偉文及楊偉韜等,當時星期六、星期日甲組聯賽起碼有六場比賽,與賽馬抗衡;此乃香港足球黃金時代,場面墟冚過七十年代之南華對精工。當年何解香港一個小城市,人口不過三百萬人左右,竟然可以有近四十個球員分別代表中華民國隊與香港隊參加國際賽呢?撫今追昔,不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