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捧為亞洲股神的「四叔」──李兆基先生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評論股市的走向,前幾個月他更刻意封口,以免被指誤導小投資者。到昨天,四叔再次開腔評論本地投資市場的情況。他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有部份令他「蝕得好慘」,故打算換馬購入另外一些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他又認為目前本地股市已跌至低水平,再下跌的風險不大,反而有機會回升到二萬三千點的水平。
跟年初預測股市升至三萬多點相比,四叔最新的預測向下修訂了超過一萬點,他的投資組合出現損失並不奇怪。只是不少小投資者輸的比四叔慘得多,單單是商品價格急速轉勢已令買入資源類股份的股民傷亡慘重;再加上內地股市低處未算低,多隻重磅股如中國移動、港交所又從高位大幅回落,恐怕大部份去年在股市贏錢的小投資者已成了「大閘蟹」,大量資金動彈不得。
更可怕的是,四叔預測的反彈未必會出現。相反,投資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政治經濟風險正在上升,出現金融風暴的機會正在增大;小投資者應當更小心謹慎,不要低估股市因金融風暴爆發而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不要盲目憧憬股市在短期內見底回升。
從經濟金融層面來看,情況其實比一年前爆發次按危機時更壞。首先,次按危機及由此引發的信貸危機歷時一年還沒有消退的迹象,企業包括金融業在籌集資金上仍面對極大的困難,不少大型銀行集團及投資銀行正用盡種種方法「撲水」,包括出售手上的資產組合及尋求財團或主權基金注資。這樣下來,市場上沽貨套現的壓力肯定有增無減,有餘裕資金買貨的人則相對減少。在賣家多買家少的情況下,投資市場特別是股市怎可能擺脫弱勢呢?
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及中央銀行過去一年來為了紓緩次按危機已動用了大量公帑,已使用了大量特殊政策及措施。可以說,它們手頭上的「彈藥」已極為有限,它們已沒有餘力再應付新的危機及挑戰。若果發生股災或再有大型金融企業周轉不靈,便再沒有「白武士」力挽狂瀾,便再沒有政府或央行包括聯儲局扭轉亁坤。這樣的情況怎不令人不寒而慄呢?
投資市場及經濟基本因素轉壞固然令人擔心,市場的一些新發展同樣令人有山雨欲來的感覺,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轉弱為強及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商品包括石油價格突然轉勢肯定會令不少投資者及基金損手,但美元轉勢影響極大。要知道美元見底回升意味資金流向出現重大轉變,意味資金正從新興市場、歐元區回流至美國及美元資產。這種大規模的資金流動不但令外滙市場大幅波動,更會令新興市場的股市面對拋售的壓力。九七、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稍後的俄羅斯金融風暴都是美元轉強、資金不斷從新興市場流走造成的。
事實上近期一些亞洲國家貨幣如韓圜及泰銖幣值已大幅下跌,令這些國家出現經濟、金融震盪。要是美元強勢持續,亞太區國家貨幣及股市將面對更沉重的壓力。即使不致再出現十年前那樣的巨大風暴,區內國家的經濟及投資氣氛也肯定轉壞。香港是亞太區的金融中心,當區內大部份國家的經濟及投資市場吹淡風時,香港怎可能獨善其身呢?
從國際經濟大氣候來看,低處未算低的機會顯然比見底回升更大!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