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經濟不景氣,香港和中國的8月採購經理指數(PMI),雙雙連續第2個月低於好淡分界線50以下,反映兩地商業活動正在收縮。里昂發表報告指,8月北京奧運對內地生產及新定單確是有負面影響,但最近數月的疲弱走勢,已顯示製造業有放緩迹象。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在台北更表明,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率(GDP)面臨跌穿8%的風險,因中國出口製造業時代已結束,未來10年將由內部消費支撐增長動力,然而短期未必來得及填補出口下滑的缺口。瑞信已於上月底將中國今年GDP預測由9.6%微降至9.5%;而上半年中國GDP按年增長10.4%。
港採購經理指數近4年低
8月份中國官方PMI為48.4,與上月持平,下半年情況未許樂觀;至於跟內地息息相關的香港,其PMI由7月的49.4,跌至48.5,連跌兩個月,亦是04年12月以來新低。
花旗環球資本市場高級經濟顧問羅念祖指出,本港PMI持續下跌,顯示第三季本地經濟不容樂觀,公司新增定單減少,早前出口增長反彈只屬短暫現象,在國際環境持續疲弱大勢下,將不利本港出口,內部需求成為維持本地經濟增長的倚靠。
按季度計,第二季本港經濟已呈負增長,但羅念祖指,尤幸政府推出一系列寬減優惠,略為支持市民的購買力,而銀行借貸仍平穩上升,相信本港仍有機會避免進入經濟衰退(連續兩季出現經濟負增長);花旗預測,本港全年經濟增長4.2%,年底時失業率回升至3.8%。
東亞銀行(023)經濟研究部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亦說,本港經濟將持續放慢,但現階段評論會否陷入衰退仍言之過早,該行預期本港今年經濟增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