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奧運金牌運動員繼續在澳門訪問,昨早先與2,500名學生真情對話,鼓勵小孩子就算要當運動員也要努力讀書,其中奧運體操金牌得主楊威認為,做運動員頭腦與體能同樣重要,他們並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一介武夫。選手其後參觀歷史博物館及大三巴等名勝,預計今早經珠海返回內地,結束港澳兩地共6日的行程。
記者:馮永堅
昨日上午,體操的楊威及李小鵬、「跳水皇后」郭晶晶等十一名內地奧運金牌運動員出席在澳門綜藝館的「真情對話」大會,與超過2,500名澳門大、中、小學生,分享他們的成長心得。
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郭晶晶被問到是否會繼續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她說,最終是否參加現在還不知道,只是希望一步一步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但無論以後做甚麼,還是希望能夠從事與跳水相關工作。
擁有碩士學位的奧運體操金牌得主楊威,在澳門訓勉學生,運動員不是一介武夫,頭腦與體能同樣重要:「對於現在的運動員來說,只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才能在訓練中更好地領悟動作要領,總結和積累經驗,並不斷提高自身。」他又說,「我們這一代運動員都有相當的文化素質,並非如人們以往的印象般,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軍人出身的羽毛球男子單打冠軍林丹,在現場學生的熱情呼喚下,向他們行了一個正規的軍禮。他說,奧運金牌對他的職業生涯來說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北京奧運會前,他還是感到不小壓力,心態不是很穩,但最後還是通過努力,獲得了這面金牌。
有壓力比沒有壓力好
年僅19歲的「蝶后」劉子歌,原來喜歡看老子《道德經》,原因可令他們「不把成績、最終結果太功利化,以放鬆心情順其自然。」
同學們最想知道金牌選手如何化解壓力,三金體操小將鄒凱說,有壓力總比沒有壓力好,因為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可以轉化為爭勝決心,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才不會留下任何遺憾。
澳門學生普通話水平參差,一名學生向李小鵬發問時由於普通話一般,主持人問李小鵬懂不懂同學說甚麼,李小鵬為免女同學失望,起初說懂,但要回答問題時,還是老實表示聽不懂,但同時讚女同學可愛,引來全場爆笑。主持人代同學重複問題,問李小鵬如何堅持刻苦訓練,李小鵬指關鍵是堅持夢想,為國家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