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意見<br>大小非減持 倡徵暴利稅

發改委意見
大小非減持 倡徵暴利稅

困擾內地股市的「大小非解禁股」問題,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琨昨接受《人民日報》訪問時說,這是制度不善所致,不是市場力量能夠解決,亦非單靠投入資金能救。他建議對大小非減持徵收暴利稅,宜高不宜低,「讓持股者寧可不減持,分享紅利為宜,他們本應逾90%是持股不動的。」至於已減持者,亦應追繳有關稅項,冀以「重典」讓A股重新推向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是,該報7月14日以全版篇幅發表「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為題的署名文章,就四大「冧市元凶」(即大小非解禁、再融資、資金面不足,以及股市機制不健全)提出改善方案。當時市場已呼籲對大小非減持收益徵稅,但文章駁斥指這有違股改的承諾,建議加強減持透明度。
事隔個多月,中央卻對大小非減持徵稅有180度的大改變。06年6月至今年6月底止,已解禁大小非達843億股,僅佔總限售股份18.4%。中證監4月推「大宗買賣交易平台機制」,過去四個月累計成交9.7億股,近日又計劃推出「二次發售機制」,惟未改恐慌拋售格局。

大小非恐致經濟內傷

李琨指大小非解禁總股數達1.2萬億股,截至7月底止累計減持258.56億股,套現保守達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7月21日止,已成立的56隻基金,僅籌得不逾1300億元,股份沽壓長時間大於買盤。
他認為,大小非解禁雖是「全流通」的基本進程,但現時低位沽出仍獲巨利,散戶買股毫無安全感,或令居民消費和產業結構升級延緩,更重要是內地經濟或造成不應有的內傷。
不過,中新網引述中證監主席尚福林指,當局將繼續提升保險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入市比例,未有暗示要以重稅嚴懲大小非減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