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廣播處處長千呼萬喚始出來,鬧哄哄的疑似廣播處處長競猜遊戲過後,卻由前港台中人黃華麒低調跑出。視港台為「娘家」的黃華麒對現役港台員工的憂慮別有一番體會,上任三周的他公開向港台員工承諾,編輯自主是「鐵一般事實」,「唔會郁」,只要節目做到不偏不倚與持平公正,「會盡一切努力捍衞」,不受外來因素影響。他又說自他上任後,港台員工士氣已「比較好番」。
記者:許偉賢
於1966年加入港台、75年轉職廉政公署,其後工作足迹遍佈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北京;黃華麒萬料不到33年後竟然重返娘家,更將足印留在廣播處長的職銜上。「當時絕對無諗過會有做處長嘅一日。」坐在處長辦公室內接受訪問的黃華麒,早在70年代初開創《獅子山下》;當時獲得好評如潮,75年卻突然轉廉署。
與張敏儀是好朋友
他否認如傳媒所指,對政府寵信同期的前廣播處處長張敏儀而黯然離開,解釋當時剛成立的廉署急需幫忙,首任廉政專員姬達向他一日一電,最終他「帶住份熱血」過檔廉署。他指張敏儀得悉他當上處長,即時發短訊恭賀,指「當年係有份同佢面試;今時今日大家都係好朋友。」
港台過渡問題一直困擾員工,黃華麒稱處長人選出爐,「會少咗個不明朗因素,士氣上係比較好番。」上任三周以來他不斷與員工開會,了解員方的憂慮與期望,留意到與員工分享節目製作經驗時,「傾到創意時(佢哋)雙眼發晒光」,認為港台整體而言都「幾健康」。
由於「撐」字的字面意思是「勉強支持」,帶有負面涵意,黃華麒表明不會「撐」港台,但會全力「支持」。對於員工以至市民都極為關心的編輯自主問題,黃華麒呼籲指:「我係無帶任何隱藏嘅議程入嚟;編輯自主係鐵一般事實,唔會郁。呢方面我會勸大家放心,大家要好好去珍惜、好好去用佢。」
30幾年來批評政府
他強調只要節目做到不偏不倚及持平公正,「會盡一切努力去捍衞」,不受外來因素影響,並指作為公營廣播機構,不等同不可以批評政府,「港台30幾年來都可以批評政府,你話兩者有無矛盾?」他拒評港台命運,只稱現階段「要做好啲節目;將來面臨任何轉變,市民先會支持。」
心境年輕
「我覺得自己大概35歲」
65歲的人應該退休享清福,偏偏黃華麒自動走入「熱廚房」。說他當處長是「執幾攤」,他沒有半分介懷;倒是對他進行年齡歧視,他會耿耿於懷。「我覺得自己大概去到35歲左右到,仲有好多嘢想做、好多嘢想去試」,強調65歲,不一定「行人止步」。
心裏有團火 充滿求知慾
雖說是年過半百再加上15歲之齡,架着金絲眼鏡、一頭黑髮兼髮線尚未算移到大後方的黃華麒未見坊間「阿伯」的老態,言談間更有出其不意的活潑。高齡成為坊間焦點,黃華麒力證腦袋與體力都有能力應付新職。「走2000公里可能係會差啲,但如果係做呢份工,我覺得無乜關係。」他自覺心境只有35歲,心裏又滿懷好奇與創意,這團火與求知慾,足以令他領導港台。
雖然首輪與次輪遴選都未被政府看上眼,被指「執幾攤」,黃華麒卻毫不在乎,指世界各地不少重要職位的招聘,經兩、三輪選拔後也會選出首輪申請者,堅信他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最慶幸從來未為「疑似」廣播處長,因為最終結局可能只會「見光死」。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