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誌 - 左丁山

香港足球誌 - 左丁山

呢日飲完茶,行經中環三聯書店,心念一動,走落去睇吓有乜新書出版。當眼處,有一本《香港足球誌》,為之眼前一亮,因為左丁山係標準球迷,對本地足球史好有興趣,即刻拿書一看,作者係莫逸風、黃海榮,皆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書背仲有呂大樂讚幾句㖭。本想立即買下,但忍唔住要睇番幾頁先,睇過就失望咯,此書由張子岱講起,張子岱之前嘅姚卓然、莫振華、何祥友時代完全冇提,當然亦冇一九五八年東京亞運,中華民國足球隊由十幾個香港球員代表,勇奪金牌之故事,如此《香港足球誌》,點算完整呀,於是放低唔買。
記得京奧期間,《大公報》有整版報導,講一位唔識中文嘅英國人,留港工作之時,因行山而認識幾位大坑街坊,得悉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中華民國足球隊力戰之下,輸畀英國隊○比二,而所有骨幹球員皆是大坑子弟兵,呢位英國人於是花咗好幾年工夫,搜集資料,猛咁搵譚詠麟(譚校長反應冷淡)攞番一啲銅頭譚江柏(譚校長之父)嘅料,卒之憑大坑有心人之幫助寫成一本書,記述一九三六大坑子弟兵。呢位英國人認真夠勤力,寫信去德國柏林索取一九三六年之奧運官方資料,為香港足球史最輝煌的一頁留下一段歷史。相形之下,當今之年青香港人寫足球誌,未免取易不取難,講香港足球而不記述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南巴大戰,差少少喎。
一九三六之中國奧運足球隊,遠勝七十二年後之中國奧運足球隊。今年之「國足」既輸波,又打人,失禮全世界,隊員李偉峯事後對記者講:「我哋踢足球似係巴西人打乒乓波。」自以為幽默,點知立即引起巴西乒乓隊教練(中國人)抗議,呢位教練話:「巴西乒乓隊係南美洲嘅勁旅。」咁講法,係人都知佢係諷刺中國足球係亞球弱旅,因為國足輸畀伊拉克,卡塔爾見到南韓與日本就腳軟也。中國足球係京奧大笑話,中國網民以至《人民日報》及新華社都一齊痛批,但中宣部上星期突然發出通知,傳媒唔准再批評中國足球隊。鬧吓都唔得?驚會產生政治問題喎!咁怕死,中國足球冇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