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電價關鍵時刻 - 因念

兩岸三地:電價關鍵時刻 - 因念

雖然京奧已經落幕超過一周,但官方沒有把這個花了超過400億美元的世紀盛事馬上完結,還以多姿多采的另類體育項目,包括早上5點起床的飛機旅程培訓、高溫烈日下的禮服整裝測試等,考驗我們13億人口中數十名體育精英。媒體亦欣然配合,現場直擊報道,還有不停的播放前、中、後期京奧節錄和片段。香港是否已忘記了現實生活,例如下周是4年一次的立法會選舉?

零售電價逐步提升

回看中央政府,更加八面金剛,一方面招待數以十萬的奧運來賓,但對於政策政務沒有停下來,讓人意識到他們在「後奧運」國家經濟運行的準備和時機的把握,似乎要從實際行動告訴世界,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除政治實力,還有如何調節中國經濟,配合世界興衰周期。
一直主導國家經濟政策的能源價格,過去一個月隨着國際市場變動,有關部門也密切注視,是否可作為國家繼續往市場經濟發展,調整過去困擾這種演進的好時機。
就在8月19日,發改委把全國火力發電企業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分錢(約5%),這是今年已經提價11%左右的零售電價以來,再次把有關漲價傳導至發電公司,7月份提價4.7%,這種一步一步式的行政措施,是否意味政府希望讓商業鏈中的每一個部份,能有時間作好準備,減少不預知性,使企業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程度?

望早日解決補貼問題

提高電價的整個過程,可作為成品油的課室。誠然中國石油依賴進口(發電以煤為主,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但跟電力一樣,中間的商業鏈和影響民生的廣度和深度,是中央直接干預的主因。所以這個出現在國際油價不斷上升,補貼越來越厲害,而中國油公司盈利和經濟發展背向的矛盾,政府一直希望把這個結早日解開。不過,由於要向人民負責的理念,已經是當今領導的國策,所以只能在時機上好好處理。
最近油價下滑,發改委已在論證是否一個短期到中期的狀況,成品油是一步到位,還是一步一步式調升1.6元,這是關鍵時刻。
因念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