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時會收到擁躉的電子郵件,內容不外乎是希望我指點迷津,究竟投資甚麼最好。近期的其中一個熱門話題,就是黃金是否值博。
在這一方面,作為「專家」的我當然無法解答所有提問。再者,我沒有可能成為每一位讀者的私人理財顧問,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實際財政狀況。
對於應該在何時吸納黃金,不同投資者可能有不同做法,這關係到他們本身的理財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現金流、職業、年齡、現有資產分配和投資時間長短等。舉例說,有一位投資者把全副身家押注在美元現金,沒有其他投資,那麼我會建議他從現價至600美元,分段買入黃金。我不是預測金價一定會滑落至每盎斯600美元,只是提出金價一旦趨於降至此水平的時候,投資者須如何反應。相反地,假如一名投資者的99%資產都是黃金,既沒有其他投資,又沒有太多現金,這樣我就不會建議他在現水位增持黃金,因為金價在850美元的關鍵支持位失守後,技術走勢十分惡劣。
短炒吸引力不大
如果向我發問的是一位炒家,我覺得黃金有一些短炒味道,事關當金價跌破800美元後,技術上呈現短線超賣。那麼金價可以反彈到那個水位呢?850至900美元將會是重要阻力位,而金價進一步下滑的風險,看來與反彈的機會相若,所以短炒其實也算不上太有吸引力。
我希望各位讀者明白一點,向不同人提供理財意見並非一件易事,正如以上所言,每人的財務狀況不盡相同。這引伸到其他投資顧問,除非他們了解你的財政狀況,否則任何建議沒有太大意義。以我自己為例,我把資產分作100份,其中5份為股票,8份是黃金,8份為房地產及相關資產,餘下全屬美國和歐元區的定息證券。
我要強調一點,我的現金流──即是我的收入一定程度上視乎股市表現,因為股價向好時我會收取到「表現費」。換言之,我間接投資在股市的資產,高於以上提及的比重。
金融體系會爆煲
另一邊廂,定息證券和生意為我帶來相當高的現金流,所以我樂於繼續持有黃金,並打算在金價下跌時趁低吸納。事實上,不理會金價處於那個水平,我每月也會買入一些黃金。
由於我認為金融體系終有一日會大爆煲,所以我要確保到時候手上仍會有一些值錢的資產,黃金就是其中一樣。同一道理,這也是我強調要擁有一些優質股的原因。
假設金融體系真的爆煲,巨額存款或許會一夜間變得「一文不值」。然而,倘若你持有一些大公司的股票,縱使股價到時難免會少了一截,你始終擁有其權益,而不是債權。
因此,無論一個人如何看淡股市前景,現階段持有一些具實力公司的股份,勝過成為金融體系的債權人。
再者,面對美元未來恐怕會重拾跌軌,黃金正正是理想的對冲工具。我重申先前的看法,黃金在之後幾年會跑贏美股和美債,正如2000年的時候一樣。
股票仍須趁高沽
眼見債務增長放緩,我們現處於嚴重的現金收縮。信貸增長放慢正打擊美國樓市和股市,並開始殃及商用物業,而消費力亦已轉弱。官方數據顯示,消費市場仍在擴張,惟一旦加入通脹因素,實質消費其實是有減無增。
不要忘記,借貸條件越來越緊,個人和商用物業貸款均同受影響。到頭來,這將會削弱個人消費,結果就是美國對外來品和石油的需求下降,從而收窄該國的貿易和經常賬赤字。
此外,美國進口減少顯然不利於亞洲經濟擴張。簡而言之,美國經常賬赤字收縮、貸款條件收緊,以及債務增長減速,對全體資產市場來說都是壞消息。
我維持原來的建議:趁高沽出一些股票,並在金價再跌多一點時逐步吸納。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