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5月起從26387點開始調整,至8月底曾見一年新低20350點,及後出現反彈。從5月至8月低位的調整浪中,恒指跌逾6000點。作為重磅股的中移動(941),在上述期間亦由137元附近下調至90.55元,跌幅約34%。
在跌市中如持有正股,要獲取潛在回報並不容易,如期望捕捉正股短期的變動或可留意極短期看漲股票掛鈎投資(ELI)作為入市工具,或可產生另類效果。假設以一隻中移動16天期的ELI為例,參考價百分比97.5%,潛在年息回報30.05厘。於6月23日的發行日,中移動收市價107.6元,參考價水平為104.91元(即107.6元×97.5%),以10萬元投資額計,實際利息為1300.13元。
至到期日7月8日,中移動股價下挫,並跌至參考價以下,收市價為102.70元。這時候,投資者要以參考價接收中移動正股,以102.70元的收市價計,賬面虧損約2106.55元,但計及年息回報部份,打和點為103.55元。
然而,若投資者在接貨後願意持貨,在不足一個月內,中移動曾出現一次反彈,至7月24日曾見111.20元的高位,即高於打和點以及參考價,給予持貨者捕捉正股回升的機會。假設投資者在7月24日以收市價109.80元沽出所持股份,以參考價104.91元為例,每股賬面可獲4.89元,若以10萬元投資額計算,可得回報共4661元。
若以極短期看漲ELI捕捉大市以至正股的短期變化時,潛在風險主要來自正股的調整幅度,若如上述例子中,正股調整幅度不大,或接貨後股價能反彈至參考價之上,則ELI或可發揮爭取潛在回報的機會。相反,如正股大幅調整,無論以正股或ELI作為入市工具,均有機會帶來賬面虧損的風險。註:數據截至8月27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