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東盟海南難威脅

港出口東盟海南難威脅

【本報訊】中國與東盟結盟的「10+1」自由貿易區,以人口計算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並於2010年全面實施免關稅自由貿易。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4月考察海南時指出,要以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為龍頭,努力打造面向東南亞的航運、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香港航運中心地位出現潛在對手,但業界齊指這個對手暫未成氣候。
海南省洋浦開發區官員表示,政府支持海南發展為東盟航運樞紐港,補貼當地航線和集裝箱業務,並在當地設保稅港區;目前香港和新加坡碼頭相當擠擁,她希望海南可承接部份貨源。至於海南與廣東的大橋連接計劃,她指出中央仍在研究。
海南省政府上月中來港招商,和記黃埔(013)主席李嘉誠對到訪的省長羅保銘表示,將派員前往海南考察港口碼頭發展商機。另外,中遠太平洋(1199)07年與海南省簽訂協議,有意在當地經營港口,她指出,雙方仍在磋商。

海南省交通不便無貨源

本港業界人士認為,未來10年海南難以威脅本港往東盟的航運業務。貿易發展局經濟師周祐生稱,將珠三角貨物經海南運往東盟,不符經濟效益。香港物流業界人士亦表示,現時海南省每年處理貨櫃吞吐量只有10至20萬個,與香港逾2000萬個不可相比;當地以農產品、天然礦石散貨運輸為主,香港物流業較少從事這方面業務,因此現時到海南拓展的商機不多。
本港出口業界人士指出,海南省仍未有鐵路或大橋直接連繫廣東省,交通不便,亦沒有如珠三角的貨源供應地;對出口商而言,海運航班頻繁程度最為關鍵,因此現時看不到對香港構成威脅。他認為東盟農產品豐富,海南可作為其加工基地再出口。
上半年中國出口往東盟的貨值550.9億美元,增長29.7%,較中國整體出口增幅21.9%高;東盟佔中國出口市場份額為8.3%。期內港出口往東盟市場的貨值為113.4億美元,升17.4%,較整體出口增長10.2%為高,佔香港整體出口市場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