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台灣「嗆馬」遊行,阿扁乘勢「抽水」 - 李怡

蘋論:台灣「嗆馬」遊行,阿扁乘勢「抽水」 - 李怡

馬英九執政屆滿百日,台灣《蘋果日報》的民調顯示,對馬英九的表現,約42%民眾表示非常滿意與滿意,約34%表示不滿意與非常不滿意,認為普通的佔21%。對行政院長劉兆玄及團隊的施政,約36%民眾表示非常滿意與滿意,37%表示不滿意與非常不滿意,認為普通的佔24%。
自執政以來,馬英九的民望一直下滑,最近稍有回升,很可能是受陳水扁貪腐弊案所影響,許多人認為馬雖政績欠佳但勝在清廉正派。民調顯示,超過半數民眾表示若現在投票,他們還是會選馬英九。
為表示對馬英九執政百日不滿,今天台灣有社團發起、而民進黨動員支持者參與的「嗆馬」大遊行。(「嗆」是「嗆聲」即發出反對聲音之義。)因陳水扁弊案越鬧越大,事前主辦單位一再解釋,遊行與挺扁或反扁無關,深怕模糊焦點,把遊行與陳水扁牽扯在一起。經綠營消毒後,本來基層對參加遊行的熱度已經回升。不料,前天陳水扁辦公室發表聲明,呼籲民眾今天上街,強調遊行的訴求是「不能讓台灣倒下去」。阿扁更在聲明中為自己辯護,指執政黨立委胡亂爆料,說法一天比一天聳動,「這些指控沒有一項是真實的,都是有心人士企圖鼓動風潮進行文革式的輿論公審。」
陳水扁乘勢「抽水」,藍營直指是扁的黑金帝國大反撲。綠營則擔心好不容易將活動主軸導正為「嗆馬」,卻又被阿扁扭曲為「挺扁」。在阿扁為一己之私脅持民進黨的情勢下,830大遊行的合理性頓然消失,今天的遊行人數相信會大減。
民進黨在立委和總統大選敗選後,選出形象清新的蔡英文擔任主席,黨內改革派有望抬頭。碰上阿扁洗錢醜聞案爆發,民進黨對阿扁盡量迴避,阿扁也自動退黨避免弊案與民進黨糾葛不清。然而,基於過去阿扁與民進黨的淵源,綠營始終未就阿扁對台灣以及本土政黨民進黨所造成的禍害,進行深刻批判與反省。於是,阿扁飽受醜聞困擾之際,遂抓住830這個機會,再度綁架民進黨,一方面企圖為自己洗脫昭然若揭的惡行,另方面又以「引領台灣回正確方向」為訴求,想要重新挑起族群意識,把社會焦點從他的洗錢醜聞轉移到他操弄多年的統獨情結。
然而,阿扁這一招,在台灣民主、開放的政治環境下,相信不會有多大效果。台灣輿論大都主張民進黨若要浴火重生,必須把陳水扁這個毒瘤割除,徹底與他切割關係,痛批他的惡行並反省民進黨過去對他的缺乏監督。否則,台灣自主運動的根基,會被阿扁拖垮。
台灣的民主道路,在跌跌撞撞中行進,百年老店的國民黨,和受陳水扁拖累的民進黨,都各有包袱,未發展成民主國家的健康的兩黨政治。但民主的架構已形成,民主已是台灣的不歸路。陳水扁的愚蠢,是他看不到他的貪腐終究無法使他在民主政治的架構下脫身,藉830企圖反撲,只會使他更陷身敗名裂。
馬英九執政百日,滿意度未過半。但他在台灣主權上受制於中共,是國際大勢所趨,無可奈何的事。他的沉着與忍讓,是看清國際形勢所使然,有識之士不會厚責。至於股市下跌、物價高漲、經濟不振,也與全球經濟衰退有關,假以時日,應有轉機。

專權政治會犯錯,民主政治也會犯錯。國際投資家索羅斯認為,民主政治的好處不是不會犯錯,而是有改正錯誤的能力。設想在專權政治下,像陳水扁這樣的貪腐,大多數會被掩蓋於無形;像馬英九這樣的政績不彰,也不會廣受批評,力促改進。因此,我們對跌跌撞撞的民主,仍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