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抗通脹 幫學生慳錢賺外快

學校抗通脹 幫學生慳錢賺外快

【記者梁美寶報道】全港近80萬中小學生下周一(9月1日)開學,面對高通脹,不少學校絞盡腦汁抗通脹。有小學將平日剩餘的廢紙、舊書,供家境貧窮的學生變賣當外快;又將麵包店每天賣剩的麵包,免費供給校內學生,希望協助家長慳得一蚊得一蚊。
通脹持續上升,生活必需品不斷加價,位於九龍區的鮮魚行學校,在暑假期間收集舊生校服,供有需要的學生取用;校長梁紀昌更索性為學生提供廢紙、舊書,讓貧窮家庭變賣賺錢。

提供廢紙給學生變賣

「有啲學生家庭本身都有執廢紙去回收,我哋今年索性直接選出有需要嘅幾位學生,叫佢哋同家長一齊嚟推去賣,當幫補家計。」除此之外,梁校長說雖然物價貴,但仍與飯盒供應商、校車經營者商討,要求對方盡量不加價,同時又有麵包店願意贊助該校學生,將每天賣剩的麵包送給學生吃,而且還保證不會過期。
至於以往用以獎勵學生的書券、文具,梁校長索性直接改送超級市場現金券,讓學生及家長直接享用,「等學生可以去超市買米時,同阿媽講,呢包米係我請嘅。」
沙田崇真學校校長林克忠表示,考慮到百物騰貴,學校於暑假前已想出多項開源節流措施。包括通識科的教科書,書商今年共出六冊,每冊需70至80元,價錢昂貴,學生單是買齊一科的書本,也需近500元。為減輕學生負擔,該校要求學生只買其中三本,餘下的由教師自製教材,以省卻學生支出。
政府由今年起停止資助各學校的有時限活動發展津貼,林校長說學校計劃自行籌款或撥出金錢協助貧窮的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副主席趙明說,家長為子女買書簿、文具及衣服等開學,動輒用上萬元,許多家長今年因此集體訂書,以換取更高折扣,另又趁暑假即將結束,折扣較高時才購買子女所需的開學物品。

學校抗通脹10式

1.表明膳食供應商若將飯盒加價便予更換

2.要求校車服務不要加價,否則予以更換

3.教師將相關書本內容自製成教材,省卻學生購買教科書金錢

4.舉行舊生捐舊書、捐校服計劃,協助貧困學生節省開支

5.將合約教師的合約縮短一個月至6月底,省卻的金錢資助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6.收集麵包店每日未能賣出的麵包,供學生食用

7.集合校內所有廢紙、報紙等,送給貧窮學生變賣以賺取外快

8.將書店給學校的折扣回佣,直接轉給學生

9.將原來用以獎勵給學生的文具及書券等,改為贈送超市現金券

10.向富商或各大機構籌款,增加學校財源

資料來源:綜合多間小學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有甚麼開源節流的方法抗通脹?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