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薄扶林花園的故事 - 劉祥發

樓市風雲:薄扶林花園的故事 - 劉祥發

薄扶林花園是港島南區一個老牌屋苑,近年其樓價升幅頗為理想,主因可能是受貝沙灣樓價升勢凌厲所帶動,筆者於97年7月時認識的一名投資者阿寶,以約280萬元買入一個535呎的單位作投資用途,不過好景不常,樓巿於同年10月爆煲。他見勢色不對,於是將單位放租,以減輕供樓負擔。
阿寶決定以守為攻,將短炒變成長揸。不過在這次漫長的跌巿中,他並不好過,事關該單位的巿值曾一度跌至140萬元以下,其賬面損失逾五成。
直至03年沙士後,樓巿開始穩步上升至今年6月,該單位巿值已由低位百餘萬元,回升至335萬元。阿寶見樓巿開始有放緩迹象,於是以約330萬元將單位沽出套現。
自買入至沽出,賬面賺了50萬元。此外,過去近11年的租金收入,亦為他省回不少開支。阿寶以長揸不止蝕方法,結果反敗為勝。話雖如此,如果阿寶當時買入深井浪翠園,情況可能剛好相反。

地點決定樓價

97年8月,浪翠園一個770呎單位,巿值約640萬元,11年過後,現時巿值仍只是約230萬元,如果阿寶是買入該單位至今才沽出,他仍要蝕約410萬元。因此以長揸方法去追回賬面損失,並不是每一個樓盤都可以做得到。
究竟點解薄扶林花園可有如此強韌性,浪翠園就算是新鴻基地產(016)的佳作,亦沒有這樣的反彈力。如果硬要解釋,這就可能只是因為「地點」不同。一向以來,物業最終的價值,取決於「地點」,而不是華麗的會所及物業的外觀。
如果再從另一個角度看,主因是地價決定了物業大部份巿值。上述兩物業的地價,必定以前者為高;至於設施及建築質素,後者則明顯取勝。
不過論呎價,前者現時巿值約6200元,後者則只約3000元。
一般情況下,以長線持有方法投資物業,通常都不會輸,不過在樓巿高峯期,以港島區豪宅價,購入新界區屋邨物業後,突然遇上樓巿逆轉,這情況無論對投資者或用家都極為不利,因此為免損失由小變大,立即止蝕應是最安全的自保方法。

跌勢未定止蝕為上

年初至今,某些位處非傳統豪宅區的新樓盤,包裝成豪宅後賣個滿堂紅,但不幸的是,樓巿現時有逆轉的趨勢,究竟該批單位的買家,應否趁現時跌勢未完全形成前,作出止蝕行動,這就完全關乎有關買家,是否相信浪翠園的案例,會否在這些新樓盤中再次出現。
不過從最近的成交個案中,已發現該等樓盤的部份買家,不惜減價一成急急出貨,足以說明他們已相信換了主角的傷感故事,又默默地在上演中。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