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發表那篇"Ihaveadream"的著名演說,演說中有這樣幾句:
"Ihaveadreamthatmyfourlittlechildrenwillonedayliveinanationwheretheywillnotbejudgedbythecoloroftheirskinbutbythecontentoftheircharacter"(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孩能在一個不問膚色只問個人能力素養的國度生活)。
四十五年後的同一天,馬丁路德金的夢想、馬丁路德金的願望實現了。就在昨天,就在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民主黨正式提名奧巴馬為該黨的總統候選人,令美國出現第一位有主要政黨支持的非洲裔候選人,讓一位祖籍肯雅的黑人有機會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選舉過程入主白宮,成為美國國家元首。這不正正是馬丁路德金不問膚色、只看能力表現的夢想嗎?
從被鐵鏈鎖在船上運往美國的奴隸,到掙脫枷鎖但變成二等公民,到真正有機會問鼎總統的寶座,美國黑人爭取完整公民權利的歷程既漫長又充滿血與淚。即使到一九六○年代,美國仍有一些州透過種種方法、壓力阻止黑人選民行使投票權;在奧巴馬旋風來臨前,黑人或有色人種從來未當過主要政黨的總統或副總統候選人;而在國會議員中也只佔少數。
今次奧巴馬排除萬難,一舉擊敗強勁對手希拉莉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這一個改變實在極具歷史意義,也充份反映美國社會朝多元共融邁出一大步。往下來美國將陸續出現女總統候選人,西班牙裔或亞裔總統候選人,打破白種男人主宰政壇的局面。
當然,民主黨選出奧巴馬作為總統候選人也可以反映美國社會、美國人正積極求變,希望打破目前的政治困局。事實上美國正面對七十年代以來最惡劣的國內、國際環境。在國內方面,樓市泡沫爆破的後遺症正陸續浮現,消費及就業市場在未來幾季肯定停滯不前甚至不斷萎縮。此外,美國將在未來幾年開始進入人口老化的高峯期,涉及的退休金、醫療保障開支將大幅增加,偏偏美國政府財赤已極為龐大,如何在不加稅下應付新增開支是個從總統到一般人都要面對的巨大難題。
在國際方面,反恐戰爭進行了接近七年,換來的是美軍深深陷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泥沼中無法脫身,換來的是美國國際形象及影響力減退,換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敵人。
正是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出現了一位提倡變革、象徵變革的候選人,出現了第一位黑人總統候選人──奧巴馬。他是否能取信全國,入主白宮,順利為美國開出新的施政方向當然要看未來兩個月的選舉工程中的效果,當然要看他能否取信於一般美國上班族,當然要看他的政綱能否取信於選民。但不管奧巴馬最終能否入主白宮,他昨天邁出的一小步已為美國的政治發展、民主政制發展邁出一大步。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