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三童病毒成謎<br>開學在即 恐爆傳染病潮

殺三童病毒成謎
開學在即 恐爆傳染病潮

【本報訊】神秘病毒導致三名小童死亡後至今已逾兩周,衞生防護中心仍未找到致病源,不排除有新病毒出現的可能性。中心預料下周一開學後,學校可能會爆發呼吸道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水痘及手足口病。若一周內有三至四宗腦炎或心肌炎的嚴重或死亡個案,即社區已響起警號。
記者:陳沛冰 梁美寶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當局仍在調查早前三名小童死亡原因,當中7歲女童謝杏囗解剖後,發現腦部小許腫脹,與臨床症狀有腦炎脗合;9歲女童范祖賢確定感染病毒,導致心臟組織病變,引致急性心肌炎。3歲巴籍女童解剖後未知病變原因,但是血液內的白血球超過60個單位,較正常人的10個單位高,一般情況應屬細菌性病變。
現時仍未知三名死者感染細菌或病毒種類,三人對流感、副流感、EV71腸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及疱疹病毒化驗呈陰性。中心將繼續種菌等化驗,未來一周有結果。仍在廣華醫院留醫的三歲男童,情況穩定,他已離開深切治療部,病因調查中。

一周三嚴重個案 社區即響警號

曾浩輝表示,找不到致病源不等於沒有新病毒,但亦不排除有新病毒的可能性。由於三宗死亡個案非同一源頭及傳染病不高,下周可如常開學。他說,開學後會有零星嚴重個案,中心將開學後監察傳染病的程度收緊,由以前指一周內有五宗嚴重或引致死亡的腦炎或心肌炎,顯示社區有不尋常;改為一周內有三至四宗嚴重或死亡個案,便敲響警號。
曾浩輝預料,根據過往紀錄,學校9月份會有5至10宗流感或副流感引致的呼吸道感傳染病爆發;有數宗腸道傳染病,有30至40宗水痘爆發,5至10宗手足口病爆發。
謝杏囗生前就讀的沙田崇真學校,校長林克忠表示前日謝的同學及合唱團同學,由教育心理學家提供心理輔導,初步學生情緒平復,沒大問題。開學日會再向學生告知謝的消息,並派10名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駐校,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心理輔導。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衞生防護中心應加強監察學校的主動性,尤其開學後首兩周應每日致電或派人到各校,了解是否有不尋常爆發,非靠學校呈報。

特稿
學生每天探熱 學校消毒

下周一開學,學生再次聚集在一起,增加爆發傳染病的機會。衞生防護中心已向全港學校發信,要求學校開學後,加強防感染控制措施,包括為學生探熱、學校消毒、學生不應共用毛巾,及家長不應讓患病子女上學。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給予學校的信中,列明多項措施。

紙巾代替毛巾

學校應恢復學生探熱措施,預備紙巾代替毛巾供學生使用,及處理嘔吐物的方法,減低交叉感染機會;發燒學生應在退燒兩日後才上學。
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校長劉明基表示,該校已做好防流感五大措施,包括在手冊中列名每天需為學生量度體溫;加強清潔校園;要求學生養成一日最少洗手三次的習慣;監察請病假的學生曾否外遊及將集會次數減少。
他說,現時課室開冷氣也要求開氣窗,以確保空氣流通,減低病菌傳播的機會。
該校為減少學校的蚊患,已減少校內綠化地帶,及自製誘蚊產卵器監察蚊患。
本報記者

學校防流感錦囊

1.保持課室空氣流通,即使開冷氣也開啓氣窗

2.每天替學生量度體溫

3.教導學生養成每天洗手最少三次的習慣

4.減少集會次數,減低傳播疾病的機會

5.監察學生請病假紀錄及外遊紀錄,若發現異樣,即向衞生防護中心報告

6.加強校園清潔工作

資料來源:綜合各學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