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全球經濟不景氣及資產價格持續下滑,為水頭充足的日本企業造就執平貨良機,今年該國企業海外併購規模之大,是上世紀80年代末資產泡沫以來首見。
彭博資訊資料顯示,今年至今,日本企業的海外併購金額達486億美元(約3791億港元),較去年全年的254億美元多出91%;相反,飽受次按及信貸緊縮問題困擾的美、歐企業因為資金緊絀,今年海外收購較去年分別劇減67%和66%。
8個月斥3791億執平貨
雖然美國次按危機引發全球信貸緊縮,但由於日企水頭充足,平均持有相等於11%資產的現金,在全球十大股票市場中僅次於中國,加上海外資產價格低殘,均有利日企趁機執平貨擴張海外業務。
以日本第三大藥廠第一三共株式會社(DaiichiSankyo)為例,6月份斥資46億美元收購印度最大藥廠RanbaxyLaboratories後,股價至今升了11%。日本最大硬碟磁頭生產商TDK上月成功收購德國手機零件生產商Epcos,出價僅相當於後者6.1倍的EBITA,較歐洲同業平均的8.7倍便宜很多。
分析員表示,企業收購多數在旺市進行,因此買家通常會受熾熱氣氛影響以致出價過高。但日本企業吸取了80年代大舉購買海外資產導致損手的教訓,現時收購變得非常謹慎,加上滿街平貨,應是大展拳腳的良機。
向外企發債急增37%
另一方面,面對歐美金融機構閂水喉,促使企業紛紛轉向海外市場發債集資,令日本成為信貸緊縮下海外企業的集資天堂。資料顯示,海外企業今年在日本發債金額達2.03萬億日圓,較去年同期增37%,全年有望達突破3萬億日圓,為96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