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奧巴馬大賣關子,製造副手人選「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神秘感,揭盅了:──六十五歲的拜登固然江湖打滾老油條,但奧巴馬亦領悟力高之新秀。找一個熟悉外交和國安事務的叔伯,合力迎戰另一位叔伯麥凱恩,既敬老,又可借助其豐富經驗彌補本身資歷及外交判斷之不足。
看電視,對手馬上推出廣告,揶揄前言不對後語:──拜登曾尖刻地批評奧巴馬缺乏經驗,未準備好出任總統,這並非在職訓練可邊學邊做;另一方面曾向麥凱恩恭維,很榮幸能跟他一起競逐,這樣國家會因此更加好。
覺得很有趣。拜登曾投票支持出兵伊拉克,事後卻狠批喬治布殊的單邊主義。又如何呢?政客就是這樣。當時妾身未明,今天他是他的人,口風當然轉變,也許奧巴馬深明「收歸旗下」便相對少了一把罵聲,此消彼長。「部署」是政客職務,選民如何利用手中一票更重要。
那些沉溺挺扁的台灣選民,今天才「如夢初醒」般又燒車又暈倒又痛哭抗議還叫阿扁去切腹謝罪,悲傷加憤怒,但這是你們自己選的呀。
九月七日香港立法會選舉,政客們都說漂亮的話,還為討好選民而變臉,他/她是什麼人你們心裏有數,投票代表自己眼光。被騙了,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