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為防範銀行倒閉潮帶來的衝擊一發不可收拾,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已與更多問題銀行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其列入觀察名單,催逼銀行加快自救。今年以來發出的備忘錄已多於去年全年,反映金融市場形勢趨嚴峻,但名單不公開,意味消費者和投資者都被蒙在鼓裏。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雖然當局不願透露銀行名稱,但聯儲局表示,今年截至6月17日已向銀行發出32份備忘錄,多於07年的31份。今年截至8月15日,監管全國性銀行的貨幣監理局(OCC)和管理中小型銀行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亦分別發出9份和118份備忘錄,去年全年有6份和175份。至於儲蓄機構監理局(OTS)則未透露數字。
問題銀行須提升資本
銀行收到備忘錄後,須進行集資、減少高風險貸款及延遲派息等提升資本質素的措施,以降低倒閉的可能性。備忘錄猶如銀行業的預警系統,卻不代表會倒閉;但若銀行未見改善,當局會採取更嚴厲的強制行動。
當局若認為問題銀行願意合作,並可迅速解決問題,通常會與銀行私下簽署備忘錄,毋須公開。為免引發擠提潮,近期當局多次在銀行倒閉後才透露採取了甚麼強制行動。分析師稱,若提早披露問題銀行的身份,雖然會打擊銀行業,但可保障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此外,由於銀行毋須披露有否收到備忘錄,市場會揣測那些銀行牽涉其中,令不少銀行股大跌,著名銀行華盛頓互惠月前便因此被迫發表辟謠聲明。
截至3月底,共有90家銀行被FDIC列入問題金融機構名單。另自上月11日以來美國已有5家銀行倒閉,反映情況嚴重。
債息上揚局限集資
目前企業發債孳息與公債息差創新高,惟銀行、券商和貸款機構則有多達8710億美元(約6.8萬億港元)債券於明年底前到期,金額為歷來最高,摩根大通指出,孳息上揚或會令今年利息開支較去年同期多230億美元。分析師說,這情況會局限銀行在資本市場的集資能力,進一步削弱消費者和企業信貸,不利經濟增長,而利息開支增加亦會蠶食銀行盈利。
標準普爾上周指出,截至6月底,美國50家評級最高的金融機構中,近五成的評級展望為負面,比例是15年來最高。
金融業部份諒解備忘錄詳情
BrookeBanshares銀行 堪薩斯州
涉及監管機構:儲蓄機構監理局
詳情:呈交提高資本比率的計劃
ImperialCapitalBank銀行 加州
涉及監管機構:加州金融管理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詳情:減少貸款集中度
PFFBancorp銀行 加州
涉及監管機構:儲蓄機構監理局
詳情:限制派息
FirstStateBancorp銀行 新墨西哥州
涉及監管機構:沒有披露
詳情:暫緩派息及呈交改善資本的計劃
NationalCity銀行 俄亥俄州
涉及監管機構:聯儲局;美國貨幣監理局
詳情:列明資本及風險管理狀況
FirstPrivateBank&Trust銀行 加州
涉及監管機構:加州金融管理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詳情:沒有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