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抽查 兩度不合格<br>OK軟雪糕大腸桿菌超標

食安中心抽查 兩度不合格
OK軟雪糕大腸桿菌超標

【本報訊】夏日炎炎,吃一口軟雪糕最是消暑,但須小心病從口入。食物安全中心公佈針對雪糕的最新專項食品調查,在全港抽查1,000個樣本化驗,結果OK便利店的軟雪糕在不足兩個月內,兩度驗出大腸菌群含量超標,最高超標4.7倍。醫生指大腸菌群包括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可致肚瀉、屙血,甚至死亡,不排除是便利店前線員工上廁所沒有洗手。 記者:黃偉駿

食物安全中心早前在全港食物製造廠、流動雪糕車、便利店、超級市場及食肆等多個地點,抽取約1,000個雪糕產品樣本,包括軟雪糕、新地、杯裝雪糕、散裝雪糕及雪條,進行致病菌測試,包括沙門氏菌與金黃葡萄球菌,結果全部合格。

疑員工冇洗手

不過,細菌含量測試方面,卻驗出兩個軟雪糕樣本的大腸菌群含量超出法定標準。根據法例,任何供出售的冰凍甜點,每克不可含逾5萬個細菌或100個大腸菌群,但最新在灣仔軒尼詩道OK便利店抽驗的軟雪糕樣本,卻驗出每克含170個大腸菌群。連同食安中心今年6月26日公佈在土瓜灣嘉維邨OK便利店抽驗的軟雪糕樣本,被驗出每克含570大腸菌群,已是OK便利店的軟雪糕兩個月內第二度超標。
本報昨日巡查包括灣仔分店在內的數間OK便利店,灣仔分店的雪糕機暫時停用,其餘幾間分店的店員均戴上透明膠手套才去裝雪糕。有市民表示擔心,坦言暫時不會食雪糕。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大腸桿菌是大腸菌群一種,今次大腸菌群含量超標,反映雪糕受到糞便污染,「可能係啲員工去完廁所冇洗手就掂到雪糕。」他指雪糕是即賣即食,不能翻煮殺菌,所以製作的衞生要求很高。他說受大腸桿菌感染的病患輕則發燒、肚瀉,重則屙血,甚至死亡。

在灣仔道的OK便利店,店員戴了透明膠手套才售賣軟雪糕。

食安中心跟進

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說:「大腸菌群含量是顯示衞生情況的指標。該個樣本驗出的含量,相信與食物業處所處理雪糕時衞生情況欠理想有關。食物安全中心已作出跟進行動,向有關販商發警告信。」根據法例,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款1萬元及監禁3個月。
OK便利店發言人表示對事件遺憾,強調前線同事均經過專業培訓及考試,軟雪糕供應商也經常抽驗,甚少超標情況。土瓜灣分店的雪糕機6月驗出問題後,停機三周進行消毒。

感染大腸桿菌輕則發燒、肚瀉,重則屙血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