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北京…

再見,北京…

在北京鳥巢燃燒了16日的奧運聖火,昨晚徐徐熄滅。再見,北京!告別的只是奧運賽場,中國人的夢想並沒有因一圓百年奧運夢而停止。中國軍團16日征戰、每日奪金摘銀的進程,燃燒着中國人追逐奧運的熱情;創造歷史的51枚金牌、100枚獎牌,抒發着中國人締造體育強國的喜悅;金牌榜上一路遙遙領先美國、俄羅斯,推動着中國人的大國夢想。
記者:蔡元貴 陳沛敏 徐嘉華 北京直擊

昨晚的京奧閉幕式,星光熠熠、歡快熱鬧,但也沒帶給觀眾多少驚喜。在煙花倒數計時之後,表演共分「相聚」、「記憶(聖火熄滅)」、「狂歡」三部份。「相聚」的表演過後,各國旗手、運動員入場。中國的持旗手是兩屆奧運羽毛球女單冠軍、33歲的張寧。她代表着羽壇傳奇,代表着戰勝病痛、戰勝自己、戰勝對手的榮耀。

羅格:真是非凡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JacquesRogge)宣布第29屆奧委會閉幕。他表示,通過本屆奧運會,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中國更多地了解世界,「這真是非凡(trulyexceptional)的奧運會。」他又祝福殘奧會的運動員取得優秀成績。
北京殘奧會將在9月6日至17日舉行。而下屆奧運的舉辦城市倫敦接過了奧林匹克會旗,球星碧咸在「倫敦八分鐘」的表演中一展球技。在「記憶」表演環節,隨着演員慢慢捲起展示16天奧運輝煌、榮耀的畫軸,由中國體操王子李寧在8月9日凌晨零時四分點燃的鳥巢主火炬,在昨晚9時25分熄滅。熄火方式或許沒有總導演張藝謀事先張揚的「令人難忘」效果,但象徵着運動員帶着美好回憶踏上歸途。聖火熄滅後,表演台上16條祥雲紗沿着「記憶之塔」緩緩升起,向空中延展,變幻成一棵象徵着友誼、歡樂的祥雲之樹。

英國首相白高敦夫婦在鳥巢欣賞閉幕演出。
路透社

歌壇巨星成焦點

如果說,8月8日京奧開幕式的明星是104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王室代表,那麼,8月24日閉幕式上的明星,就是歌壇巨星,而不是場上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前主席江澤民、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等政要。陳慧琳、劉德華、孫楠等明星在《北京,北京,我愛你》、《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今夜月明》等演唱中亮相,42歲的中國女歌星宋祖英、67歲的西班牙男高音杜明高(Pl囗cidoDomingo)合唱《愛的火焰》,將閉幕式的狂歡推向高潮。

獎牌以外的光輝

再見,北京!京奧的經典畫面,鐫刻在奧運史冊。北京要感謝美國新水怪費斯(MichaelPhelps),他八奪金牌、七破世界紀錄,讓水立方成為世界紀錄的一部份;北京要感謝牙買加飛人保特(UsainBolt),他把三項驚人的世界紀錄留在鳥巢,彌補了中國欄王劉翔因傷退賽留下的遺憾。
人們會記住俄羅斯的柏達蓮娜(NataliaPaderina)和格魯吉亞的薩魯克瓦澤(NinoSalukvadze),在俄、格兩國激戰的時刻,她們在10米氣手槍賽後的擁抱相吻,展現了人類追求和平的情懷;人們會記住德國的卓素維天娜(OksanaChusovitina),為了替兒子籌措醫療費,她在跳馬比賽中從一群年齡只有自己一半的小女孩手中奪得一枚銀牌,展現了母愛的光輝。

驚喜遺憾留史冊

再見,北京!協辦城市香港、青島、上海、瀋陽、天津、秦皇島的努力,讓京奧增輝;中國軍團勇奪51金、21銀、28銅的戰績,讓世界驚奇。但是,京奧的風波、遺憾,也留在國際傳媒的鏡頭、報頁。獎牌的光芒,掩不去中國奧運年天災人禍的悲戚,掩不去京奧的風風雨雨,無論是年初的雪災或5.12四川大地震,還是西藏示威或海外聖火傳遞的衝突,無論是北京沒收香港記者回鄉卡或拘捕示威者,還是開幕式的假唱醜聞或體操運動員年齡的造假疑雲。
再見,北京!運動員期待2012相聚倫敦,中國民眾期待京奧帶來的採訪自由、網絡開放等有限的民主空間能夠延續,國際社會期待中國在經濟和政治的改革、開放走向更快更高更強的軌道,承擔起一個大國的責任:「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個人權」。

記者 蔡元貴

記者 陳沛敏

記者 徐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