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clinic:<br>水靴危機:濕腳變香港腳

周日clinic:
水靴危機:濕腳變香港腳

早前日日落雨,謝小姐每日都穿上靚靚水靴返工,避免鞋濕腳濕,但近來左腳開始痕癢,還有陣陣腳臭味,她擔心自己是否患上香港腳?

感染真菌發臭

近年流行搶眼的膠水靴,令下雨時穿膠水靴不再成為小童專利,不少女士也穿一對上班,成為時裝潮流的一部份,為沉悶的雨天添生氣。皮膚科專科醫生馮偉傑表示,雖然膠水靴透氣度差,但若沒有入水,內櫳保持亁爽,是不會引致香港腳病發。
不過,若本身早已感染了引致腳癬的真菌,雖然沒有病發,但當穿上水靴後入了水就容易發作,「入咗啲水之後罨住對腳,如果無除出嚟吹番亁對腳,又焗又濕就會翻發」。故工作上要經常穿水靴的人士,例如魚販及廚房工人等都較易有香港腳。
他解釋,香港腳病徵包括腳掌起水泡、趾間脫皮或潰爛、出現亁皮脫落或腳皮變厚等,有些人會感到痕癢,但部份患者並無此症狀,如腳汗較多者還會有腳臭味,治療方法可使用抗真菌藥膏或口服藥。
若患者不注意腳部衞生,腳癬會很易復發,故落雨時鞋襪濕透後,必須盡快用毛巾抹亁雙腳,不要再穿着濕透的鞋襪,「啲膠水鞋唔理佢係幾十蚊一對,定係成千蚊一對,濕咗都要盡快除咗佢,洗吓對腳,然後抹番亁爽,對水鞋就要倒轉吹亁」。
馮偉傑指出,近期香港腳的求診個案大增,「一朝可以有成五個症都係香港腳」,主要因為早前本港不停下雨,市民濕腳的時間較多及較長,易令香港腳復發。
註:歡迎讀者提出疾病疑問,「周日clinic」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