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短評:「文革」制衡濫權 - 陶傑

陶傑短評:「文革」制衡濫權 - 陶傑

奧運閉幕,立法會選情即進入白熱狀態。「梁展文事件」為立法會選舉添油加柴,保皇建制派出於本能,指追查梁展文事件如同發動「文革」,意指全港反對官商勾結的民意都是「紅衞兵」,企圖砸爛政府,大亂香港,豈知特府自己先投降,俞美人道歉,梁展文辭職,按愛國建制派陳鑑林的意思,豈非「文革」在香港已經成功?
「文革」是一個帶政治輻射的詛咒,特區一眾政客,如果不懂中國背景,千萬不要亂拋書包。曾特已經吃過一次虧,陳鑑林還要再來,可謂自招其辱。香港沒有普選,政府向建制派分派高職位與資源,早已「政建勾結」,一天比一天不受監察,如果不是由傳媒與輿論窮追猛打,特府的立場不會由「審批符合既定程序」而一百八十度轉軚為「審批過程沒有考慮紅灣半島事件而大有問題」,梁展文先生的高職也不會由「紅灣半島批地從沒有開會參與決策」而變成「紅灣半島賣地由我統籌」。
梁展文事件對港人的教訓,是特府的行政權力一日無法無天,不受監察,則因任何爭議而面對市民的第一立場,市民一定不能相信,所謂「第一立場」,如當初之「母語教學成功」後來又「微調」作廢,「徵收銷售稅有其必要」後來又擱置,如「政府不可以開倉派米」後來又燒錢百億之類,加上最近梁展文事件在民意壓力之下現形轉軚,事實證明,特府如果不經受「文革」考驗,就會繼續當市民是白癡。實踐是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以爭議,但在香港,只有陳議員口中的「文革」,才會令廢話現形、謊言破產,有效制衡「政建勾結」與「官商勾結」,毛澤東的「文革」對香港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