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是由韓國發源的一種古老民間搏擊術,1971年南韓總統朴正熙更將跆拳道定為「國技」,並呼籲國民積極參與這項運動。然而南韓在奧運跆拳道的成績並非突出,近年更被各國選手分庭抗禮,但有南韓專家卻認為這個現象是百利而無一害。
樂見跆拳道發揚光大
跆拳道於00年悉尼奧運被納入為正式項目,然而南韓並沒有取得預期中的優勢,男、女分別在各4個級別中只取得3金而回,當中名將申準植就是在68公斤以下級別決賽敗給了「跆拳道家族」的史堤芬盧比斯。
04年南韓的成績更令人失望,只取得兩面金牌,而中國憑羅微及陳中的兩金已足與南韓看齊。
面對「國技」日漸被對手追上,南韓並沒有如日本的柔道般誇張說要「切腹」問罪,反而樂於看見這個現象。
龍仁大學是南韓第一所設立跆拳道專業的學校,當中武道系教授金重憲就回應世界跆拳道實力接近的問題說:「南韓並沒有必要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因為跆拳道是世界各地人民喜歡的運動。如果各國選手能取得較多奧運獎牌,對發揚跆拳道是百利而無一害。」
跆拳道重視修練,最終目標是為強身健體,並不在與人競技。難得南韓上下不計較跆拳道奧運的獎牌數字,他們亦以行動貫徹了跆拳道精神。